據廈門電視臺報道,去年一月份,一套新的“自適應”信號系統開始在島外的海滄迎賓大道、濱湖北路等道路上率先啟用,如今,一年半的時間過去了,這套智能交通系統的表現又如何呢。
下午五點左右,筆者在海滄迎賓大道東嶼村路口段看到,道路上方14個高清電子探頭一字排開,監視著路面過往的車輛。這些高清探頭全部由“自適應”信號系統控制,具備全景視頻錄像和高清秒圖功能,全天24小時對監測區域內行駛車輛的違法行為進行自動抓拍,所拍攝的三張照片能完整的記錄下車輛違法的全過程。
不光海滄迎賓大道,濱湖北路、濱湖東路及濱湖南路等7個路口,19個方向、共計3.2公里路段上,只要出現闖紅燈、超速等交通違法行為,都逃不過“自適應”信號系統的法眼。海滄交警介紹說,智能交通系統投入運行后,這些路段的交通違法行為大幅下降。每個路口的交通違法行為從過去平均每天500起,下降到現在100起,交通違法行為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海滄交警大隊機動中隊負責人林睿欣表示,大貨車重型貨車的通行數量大大減少,違法行為大大減少。通過這個電子警察24小時的監控整個超速行為大大降低了。
據了解,今年海滄區準備再投入600萬元,進一步提高該系統的智能交通管控能力和管轄范圍。同時,結合路面執法,加大對交通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保障轄區的交通順暢安全。
海滄交警大隊機動中隊負責人林睿欣還表示,接下來還要再轄區各主要路口安裝電子指示屏,通過電子指示屏根據道路的擁堵情況,科學的疏導車流,提高通行率。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