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和上海市綜合交通“補短板”之年。上海市加快推進“公交都市”建設,將為“無車”出行增添新動力,實現城市可持續性發展。
完善大容量軌道交通網絡。截至去年底,上海城市軌道交通基本網絡全面建成。全網運營線路總長首超600公里,增加到617公里。“十三五”期間,上海市將繼續完善軌道交通網絡規劃,全面推進216公里線路建設,涉及10條地鐵線。到2020年底上海軌道交通總里程有望超過800公里。同時,軌道交通單日最高客運量多次刷新紀錄,單日900萬以上乘次已成常態,并多次突破1000萬人次。上海市將繼續推進公交網與軌交網的“兩網融合”,全市70.3%的軌道站點周邊50m半徑范圍有公交線路服務,86.4%的軌道站點周邊100m半徑范圍內有公交線路服務。
全力推進地面公交線網優化。2013年以來,上海市共優化公交線路1028條;為解決市民換乘軌道交通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線路達到了197條,配車570輛,日均服務乘客50余萬人次。
持續推進公交專用道建設。今年,上海市持續推進公交專用道建設25公里,涉及金橋路(浦東)、四平路(虹口、楊浦)、寶楊-寶安公路(寶山)以及吳中路(徐匯、閔行)。交通大整治后,公交專用道作用進一步發揮,早晚高峰公交車速均有明顯提升。共和新路、龍吳路、滬太路、延安西路等放射性干道,以及西藏南路、大連路、河南路、天山路等次干道公交車速提高10%以上。
有效解決“最后一公里”接駁。今年上海市新辟調整20條左右公交線路。截至目前,上海市完成86條“最后一公里”線路時刻表掛牌服務,計劃9月底前再完成41條,12月底前再完成61條。“十三五”期間,上海市還將完善慢行交通設施,加強公共交通及公共開發空間周邊步行、非機動車通道及停車設施的建設和管理,保障慢行交通通行空間;在居住、商業、商務、文化和創意產業集聚的區域,逐步打造具有舒適宜人的空間環境、設施品質的慢行交通系統。
延安路中運量項目動工。作為中心城區極為重要的東西向交通走廊和大客流公交走廊,6月25日延安路中運量公交項目破土動工。該線路西起滬青平公路申昆路,東到延安東路外灘,預計2017年1月開通試運營。延安路中運量公交工程設路中式公交專用道,時速有望提升五成至每小時18-19公里,發車間隔縮短到3-5分鐘,以此打通一條東西向公共交通客流大動脈。(上海市交通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