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發展多年,由于缺乏吸引用戶的應用業務,IPv6用戶和流量規模依然太小。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家春近期表示,政府將推動IPv6產業培育,業界可以典型應用、項目示范,摸索出可持續發展商業化運營模式,“以點帶面”推動產業加快發展。
在多種IPv6應用中,物聯網應用覆蓋了智慧農業、智能環保、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廣泛領域,提供“無所不在的連接和在線服務”,包括在線監測、定位追溯、報警聯動、指揮調度、遠程維保等服務。但是物聯網的發展遇到了端到端服務的難題、存在嚴重的網絡IP地址數量短缺問題。作為未來互聯網發展的基礎技術,IPv6的商用和推廣將顯著改善物聯網的發展環境,促進更多符合用戶要求的創新應用產生。
方案一:智慧農業
針對智慧農業業務發展中的IP地址缺乏的瓶頸問題,中國電信在湖南省農業廳下屬的湖南省優質果茶良種繁育場進行試點示范應用,建設了國內基于IPv6的典型物聯網應用。該應用充分利用IPv6技術的優點,在傳感網側采用了基于IPv6的低功耗組網技術6LowPAN,各種傳感和控制量通過6LowPAN網絡傳輸至支持雙棧的移動網絡網關設備,可以在具備IPv6環境的移動網絡中實現全IPv6的數據采集和遠程控制。在手機客戶端側,該應用也通過合作研發完成了數款具備雙棧能力的手機終端,并在手機終端上研發了雙棧手機客戶端,成功打通了智慧農業應用基于雙棧的應用整體部署的各個環節。截至目前,中國電信依托其基于IPv6的智慧農業應用服務已經先后完成浙江“智能水產”、北京“天潤草莓園”、山東“智能蘑菇大棚”、陜西楊林“智慧農業”等各類應用服務,實現了數千標準監測點的服務和管理。
方案二:IDC溫濕度監控
中國移動利用輕量級IPv6技術進行IDC機房溫濕度監控,覆蓋3000平方米機房面積,取得較好效果。物聯網對于IP地址消耗量大,非常適合應用IPv6。但物聯網的傳感器功能相對簡單,處理能力低,而IPv6包頭較大、耗用資源多。網關由于計算能力有限,需要對IP協議棧進行剪裁,現有產品對IP協議棧的剪裁方式多種多樣,導致嚴重互通問題。從這點出發,中國移動認為需要制定統一的輕量級協議標準予以規范,從而實現物聯網的規模發展,因此力推輕量級IPv6傳感器應用。據悉,中國移動已在IETE(管理互聯網協議的標準機構)發起輕量級協議實現工作組,并擔任工作組聯席主席,以推動IPv6在物聯網中的應用。據悉,產業界采用輕量級協議標準已經開發了部分產品,并在中國移動現網進行了部署和試驗,經驗證技術可行。
方案三:智能大棚
天地互連與各方合作推出的智能大棚,綜合利用IPv6、無線傳感網、IEEE1888等技術,通過實時傳感采集和歷史數據存儲功能,可摸索出農作物生長對溫、濕、光、土壤的需求規律,提供精準的科研實驗數據;通過智能分析與聯動控制功能,及時精確地滿足農作物生長對環境各項指標要求,達到高幅增產的目的;通過光照和溫度的智能分析和精確干預,使農作物完全遵循人工調節等高效、實用的農業生產效果。目前,該技術已經在黑龍江農墾總局、湖南農科院、北京草莓園和花卉基地、海南良種培育基地、陜西楊林農業示范區部署。
方案四:樓宇節能
在中關村軟件園信息樓和IDC機房等區域,中關村軟件園聯合相關企業一起利用基于IPv6的節能系統,包括燈光照明、LED照明控制系統、公共場所視頻監控系統、傳感器(人感、溫度濕度、光照安防)以及可視化集中控制監測系統,采用對IDC機房空調、電力系統進行改造(智能化電表)等方式,實現遠程智能樓宇節能,驗證了IPv6應用于樓宇節能的技術可行性。經測試發現,樓宇引進IPv6技術,通過對能耗設備、環境調節系統、人員監測系統,進行遠程控制、可視化操作等方式,可有效將樓宇內的能耗大幅度降低。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