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發布深圳一季度公共交通服務指數。據介紹,發布公共交通服務指數在全國尚屬首次。同時,也標志著深圳市公交服務指數常態發布工作正式啟動。
此次公布的服務指數,是通過對涵蓋軌道、常規公交、出租車三種公交方式的分時段、大范圍的抽樣調查所得的。其中,出租車得分最高為84.7分,軌道交通(這里指“地鐵”)得分為83.9分,常規公交(這里指“公交車”)得分最低,為76.5分。
記者在詢問中得知,深圳都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承擔了深圳公共交通服務指數的調查分析。從調查的情況看,深圳第一季度的公共交通服務指數為79.3分。“我們認為只要是高于70分,都說明深圳的交通還處于比較好的狀態”深圳市交委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婁和儒這樣說道。
據該研究院的趙學鋼總監介紹,在2012年6月-12月期間,該院曾前后開展6輪問卷調查工作,累計委托派出調查人員2800人次,問詢乘客近9萬人次,最終確定指數指標體系。在調查中,始終是以百姓的關注度為主要考核的范疇。從而保證發布數據的客觀和公正性。
記者從軌道交通的調查情況看,港鐵集團得分高于深圳地鐵集團,為84分。按照排名來看,蛇口線第一為88分,龍華線第二為84分,環中線第三為82.9分,羅寶線第四為82.5分,龍崗線最差為81.6分。
面對記者“龍華線多次發生事故為何還排名第二”的疑問?深圳都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趙學鋼總監表示,評分時是按照“擁擠程度”、“候車時間”、“換乘質量”等方面作為其中的之一評判標準,而在調查中我們得知不同乘客的忍受度也存在差異。
記者發現,在公交車排名最低的是東部公交的E6。對此,公交交通處的負責人表示,這和站點的間隔時間長、人口密度小等因素有關。下一步,將仔細研究相關問題,加快解決。
婁和儒在發布會上介紹,公共交通服務指數的發布是管理模式上的創新,因為這是借鑒PM2.5(空氣質量)、CPI(物價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數等多個指數制定的。此外,公共交通服務指數也是秉承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因為這是以市民的感受所發布的。服務指數的發布,目的就是為了找出公共交通中的問題,從而有效的解決。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