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用手機掃描所在站點的條形碼,可以知道下一趟巴士何時到達;在圣保羅,巴士線路分布合理化,大大減少了并行線路,使得交通連接更為通暢;在東京,地下鐵系統88%的列車更換了節能設備,減低了運營成本……國際咨詢公司埃森哲日前對上海、伯明翰、倫敦、里昂、馬德里、奧斯陸、巴黎、圣保羅、首爾、新加坡、多倫多和東京全球12個大城市的公共交通體系進行了比較研究后認為:借鑒國外城市,上海公共交通要補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滿足居民出行需求、提高現有設施的利用效率和改進商業模式等短板。
除了“一卡通”,信息技術還有更多應用
埃森哲認為,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尤其是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交通管理部門可與乘客建立實時和直接的信息交換,通過收集和分析乘客的行為規律,為乘客提供信息咨詢服務,以方便其出行。
但目前,上海在公共交通方面對信息技術的利用僅限于支付領域,即“一卡通”和手機支付乘車費用。由于信息化建設統籌力度不夠,上海尚未建立權威的公共交通基礎數據庫,缺乏對各種數據進行分析和研判的能力,所以總體上運用智能化高科技手段管理公共交通的能力較差。和其他11個城市相比,上海的公共交通系統在利用移動信息技術服務乘客方面的表現不佳。
在利用信息技術管理公共交通方面,其他城市的經驗值得上海學習。比如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利用互聯網和定位技術讓乘客獲知自己所在的方位、周邊的換乘公交車站或地鐵站以及附近的加油站、ATM機、餐館和娛樂設施的信息;倫敦和巴黎的公共交通系統使得乘客能夠利用手機掃描所在站點的條形碼信息,獲取下一趟巴士或有軌電車到達的實時信息。
公交交通線路,別再相互競爭
近年來,上海市對市內公交巴士的線路布局進行了多次調整,2011年即優化調整了305條地面公交線路。但由于城市規模持續擴大和新居民社區不斷出現,居民出行時“最后一公里”缺乏接駁的現象仍然廣泛存在。埃森哲認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分析現有公交線路使用狀況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合理化的統籌安排,不但有助于提高公交設施的利用率,方便居民出行,也有利于節能減排,降低噪音和空氣污染。
在這一方面,圣保羅和首爾的經驗可資借鑒。圣保羅實施了一項名為“巴士線路合理化加優化”的策略,該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門的理念是“公共交通系統不應該相互競爭”;首爾則梳理市區的公交線路和郊區的接駁線路,減少了并行的路線,也使得市區和郊區的交通連接更為通暢。
收入來源多元化,加強“造血”能力
埃森哲認為,調整商業模式,對于解決目前上海各大公共交通系統收入來源單一、嚴重依靠財政補貼的困境具有現實意義。事實上,上海的地鐵和巴士運營公司已經做出了有益的嘗試。自2011年8月以來,上海地鐵已經在9條線路共70個站點推出了由網上連鎖超市運營商“1號店”開設的“虛擬超市”,大型的LED顯示屏上有各種商品的廣告,手機用戶可通過輸入商品的編碼,讓超市運營方在48小時內將貨品送達指定地點。上海巴士集團做得更好,目前其總收入中租車、旅游、汽車零部件銷售和賓館服務等業務所創造的份額已經占到20%。但是,與其他國際大都市相比,上海公共交通運營企業在車票收入之外創造收入的能力還較薄弱。
在實現收入的多元化和提高盈利水平方面,新加坡地鐵運營公司SMRT在全球范圍內堪稱典范。近年來,非票收入對該公司的收入和盈利的貢獻逐步增加。2011年非票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23%(包括租車、廣告和工程其他收入),對公司息稅前收益的貢獻更高達43%,而2007年這兩項的比例僅分別為17%和24%。
埃森哲認為,收入創造模式沒有定式,但現代信息技術為擁有海量乘客數據的公共交通運營機構提供了多種可能的渠道,這有待上海的各大公共交通運營企業去努力挖掘和開發。
運營能力與市民預期差距不小
上海由軌道交通、巴士和出租車構成的公共交通網絡建設近年來突飛猛進。僅以軌道交通為例,目前已經有12條線路開通運營,總長度在國內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而更多的線路正在建設之中。同時,上海公共交通系統也在不斷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埃森哲大中華區副總裁黃偉強(以下簡稱“黃”)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埃森哲在調查中發現,上海公共交通體系結構持續改善,不過由于城市的不斷擴大和人口的高速增長,上海公共交通體系運營能力和服務水平與市民預期還存在不小差距。
在對比調查中,埃森哲對上海公共交通網絡的發展如何評價?
黃:埃森哲調查發現,上海市多年來高強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公共交通體系客運量結構的持續改善。2011年全年市內公共交通客運量60.9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8%。其中,軌道交通客運量21.01億人次,全年公交優惠換乘達到8.5億人次,與上年相比有顯著的增長。
軌道交通在上海的公共交通體系中更是異軍突起,在解決當地居民出行難的問題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更多的居民選擇在多種公交線路間實施換乘,從而提高了公交網絡整體的使用效率。
同時,上海公共交通系統的服務水平也在逐步上升。據埃森哲公司采自第三方的調查數據,上海居民對本地地鐵、巴士和出租車服務的滿意度指數分別從2002年的82.2、79.9和79.9提高到2010年的86.6、84.1和83.0。
埃森哲的調查發現上海公共交通體系運營中面臨哪些不足與挑戰?
黃:首先,交通設施的建設仍然趕不上城市規模膨脹的速度,地面交通擁堵不暢;各種公共交通方式之間未能良好銜接,市民出行普遍存在“最后一公里”問題,城市公共交通網絡的整體效率需要進一步提高。
其次,上海地鐵和巴士的多數線路運營處于虧損狀態。以上海主要路面公共交通運營商上海巴士公交集團有限公司為例,因燃油價格和員工成本上升,該公司的毛利率從2009年的-20.23%降至2010年的-36.33%。另一困擾公共交通企業的問題是收入來源單一。從數據看,2010年車票以外的收入僅占上海公共交通體系總收入的20%,而地鐵的這一收入比例更是低于10%。
最后,盡管上海居民對公交網絡的利用率和滿意度高于國內其他城市,但仍然大大低于東京和新加坡等城市。埃森哲調查發現,上海的上班族中可在10分鐘以內通過步行即可乘上軌道交通的人只占42%,而在服務殘疾人和老年人的方面,上海的公共交通網絡雖比以前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不足。
他山之石
建立實時移動和直接溝通
·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利用互聯網和定位技術讓乘客獲知自己所在的方位、周邊的換乘公交車站或地鐵站以及附近的加油站、ATM機、餐館和娛樂實施的信息。
·倫敦交通部門建立了自己的Twitter賬號,這使乘客能夠接受最新的地鐵服務信息。
實施可持續方案來減低成本
·東京的都營地下鐵系統88%的列車已更換了節能設備。
·倫敦地鐵部門推出節能措施節省了5500噸的碳排放,他們還計劃使用更加高效的照明設備和自動扶梯來減少10%的能源消耗。倫敦地鐵還通過借力再生制動的方式來節省電力,通常因列車減速而造成的電力浪費可以重新回流系統并且再次得以有效利用,再生制動已經為地鐵部門節省了25%的電力。
強大的電子錢包系統
·新加坡已經建立了一種基于距離的票價體系,該體系擁有39種計價類別,使乘客可以更加公平地享受公共交通。
·在首爾,充值智能卡如T-money和Upass可以用來支付市內和市郊的公交車、地鐵、一些出租車和在商店購物的費用。未來乘客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可用性選擇座位,并創建個人的出行計劃。
·在東京,可充值智能卡PASMO和Suica可用于支付公交、地鐵、出租車、停車場費,甚至可在接受這些卡的商店購物。
合理化并優化交通線路
·圣保羅實施了一項名為“巴士線路合理化加優化”的策略,該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門的理念是“公共交通系統不應該相互競爭”。
·奧斯陸也已通過減少不同交通運輸方式和公交線路之間不必要的并行路線,達到了協同效應。
·首爾梳理了市區的公交線路和郊區的接駁線路,減少了并行的路線,也使得市區和郊區的交通連接更為通暢。
在云中移動
·倫敦已將其交通體系放于云端的公開數據系統中,為大多數利益相關者提供動態更新數據。如同其他產業一樣,公共交通將會不斷增加云計算服務,這樣做可以降低成本并且提升速度和靈活性。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