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GPS基本壟斷了國內導航產業,對此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李祖洪表示:“北斗志在將中國用戶從GPS手中搶回來。”。出于安全考慮,尚且不談外界對個人隱私泄露等問題的猜測,單看重要設施的正常運轉——電廠之間必須實現同步才能正常運作,而這個環節是高度依賴GPS的,移動通信基站系統尤其是CDMA的同步也高度依賴GPS,從國防角度出發無疑使一個巨大的隱患,隨時可能成為潰堤之蟻穴。
回到操作層面,當前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環節,其中源頭環節是導航與衛星制造、芯片、OEM板卡、模塊、天線等,中間環節是終端集成、系統集成,末端則是是銷售、運營、服務。目前國內企業主要在貿易環節扎堆,約占末端市場份額的70%,業務范圍主要是代理銷售國外的高精度接收機產品、模塊和OEM板等,而在運營和服務領域所占份額很小。
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咨詢中心統計,截至2011年底,我國北斗一代終端社會持有量為10萬余套,參與北斗終端研發或銷售的企業數量為50~60家,年產值為3億~4億元左右;而GPS導航終端2011年的總銷售量突破4500萬臺,產值接近700億元,參與企業超過6800家。事實證明,目前北斗和GPS之間還隔著好幾級。不過雖然現在GPS可以免費使用,但不一定永遠免費。這把“鑰匙”還是攢在自己手里比較好,因此對北斗系統而言,奪回市場的話語權是必須承擔的使命。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