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全國“公交出行宣傳周”啟動儀式及“公交都市”推進會在廣東舉行。
近年來,廣東省以“民生為本、智慧為要”為主題,積極探索城市公共交通與公眾出行、城市發展以及生態環境和諧統一的發展路徑。目前,全省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達3500萬人次,居全國首位;全省公交運營線路突破10萬公里,公交車達到6.3萬標臺。高效、便捷、智能、綠色的公共交通系統已覆蓋廣東省大部分地區,在全國范圍具有示范意義。
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李靜指出,“把握時代脈搏,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要有互聯網+新思維。”近年來,廣東一直以“互聯網+”、新能源為突破口,加速發展智慧交通、綠色交通。
以智慧交通為抓手
推動“互聯網+公共交通+互聯網”去年,中國(小谷圍)“互聯網+”運輸服務創客大賽在廣東舉辦,全國20個省(市、區)的互聯網企業、運輸企業,20多所高校,近千支團隊報名參賽,涌現了一批優秀的公交APP、地鐵客流信息服務系統。比賽期間,廣東聯合北京、江蘇、湖北、湖南、福建、廣西六省(區、市)交通運輸部門,共同簽署《協同推進“互聯網+”運輸服務行動小谷圍宣言》,成立“互聯網+”運輸服務推進聯席會議,初步建立起“行業主辦、企業承辦、社會支持、公益服務、創新完善”的長效機制。今年,廣東省繼續開展“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推動互聯網與交通運輸的跨界融合與延伸發展。
據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劉曉華介紹,廣東省一直把實施“互聯網+”運輸服務行動作為當前加快行業轉型升級最重要的任務來抓。根據《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省交通運輸廳制定實施了《廣東省“互聯網+”運輸服務行動》。當前,廣東省“公交一卡通”已覆蓋各個地市,累計發卡超過4754萬張,并實現與港澳地區互聯互通,區域互通社會效益日漸凸顯。省交通運輸廳還與百度、騰訊等企業開展合作,為社會公眾提供實時交通運行狀態查詢、出行路線規劃等服務,推進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多種出行方式信息服務對接和一站式服務。省道路運輸管理局建立了城鄉客運地理信息采集系統,涵蓋了全省公交站點、線路等大數據信息,加強大數據的挖掘利用。
據了解,目前全省18個市建成了智能公交監控系統,90.5%的公交車輛安裝了GPS。廣州、深圳智能公共交通監管系統,實現對公共交通運行的全過程監管和服務質量的智能化評價;湛江、中山實施智能化公交系統示范工程,探索建立公交調度、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珠海開通“珠海公交巴士”微信公眾號,粉絲突破75萬人次;惠州推出的“惠民交通”公眾出行信息平臺、東莞推出的“東莞通”手機APP應用軟件等,實現了“指尖上的智慧公交”服務,讓市民的出行更加便捷。未來,省交通運輸廳將以智慧交通為抓手,利用大數據平臺挖掘分析人口遷徙規律、公眾出行需求等,加快如約巴士、定制班車等新型公交服務;通過“互聯網+定制包車”、“公交+互聯網”、“手機電子站牌”等方式創新服務模式。同時,鼓勵公交特許經營企業發揮自身公共交通資源和管理優勢,運用互聯網思維加強運營服務和組織模式創新,豐富公交服務品種。
發揮新能源新優勢,推進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
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如今,保護環境、倡導綠色出行、發展節能型和新能源車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作為推動公共交通發展的生力軍,新能源車的優勢向來不容忽視。近年來,廣東省一直加快新能源車輛在公共交通領域的應用。截至目前,廣東省共擁有公交車59477輛,其中天然氣公交車16502輛,電動公交車17914輛,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超過公交車總量一半,成為綠色交通發展的主力軍。
省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公共交通領域的應用推廣,印發了《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省交通運輸廳立即成立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小組,明確了新能源推廣的重點工作任務,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動態監測機制,引導創新商業模式,組織區域公交電動化、新能源出租汽車、新能源汽車維修保障、城際間新能源汽車客運專線等四個試點。建立全省公交企業、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充電企業、維修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創新型產業聯盟,推動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運用的步伐。
廣東省各市助力純電動公交發展的例子不勝枚舉。深圳市公交行業累計推廣新能源公交汽車6634輛,今、明兩年,還將陸續推廣應用純電動公交車13000余輛,建立充電樁3000個。廣州市逐步推進節能與新能源公交車應用,累計推廣應用節能與新能源公交車6270臺,成為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試點城市。梅州市大力推廣應用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車,純電動公交線路達43條,純電動公交車達770輛,實現了城區100%公交純電動化,成為廣東省率先實現公交純電動化的山區城市。
以頂層設計為統領,規劃廣東公共交通發展
公共交通建設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全省城市公共交通行業正經歷全面提升、轉型升級的歷史階段。近年來,省政府出臺《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省交通運輸廳組織各市加強規劃引領,為統籌推進公共交通發展奠定了政策保障。
據介紹,省交通運輸廳正在編制《廣東省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規劃》、《汕潮揭城市公共交通同城化發展規劃》、《環珠三角大灣區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規劃》,現已基本完成。各地同步開展公共交通專項規劃,其中廣州、深圳建立了以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規劃為統領,涵蓋城市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統等全方位、多領域的規劃體系。
同時,省交通運輸廳正組織起草《廣東省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并支持各市加快立法和建立相關規范。廣州、深圳建立了以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條例和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為基礎的地方性法規體系。江門、惠州、湛江、珠海、佛山等市也出臺了有關規范性文件,有效促進了行業的規范化發展。
未來,廣東省將根據交通運輸部的要求,按照政府主導、規劃先導、政策引導、試點先行的原則,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建設人民群眾滿意的公共交通系統為根本出發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科技應用為手段,加快推進公共交通體制機制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深圳、廣州做好全國“公交都市”創建工作,同步推進省級公共交通示范城市(中山、惠州、四會)和城鄉公交一體化示范城市(潮州)建設,組織實施環珠江口灣區、汕潮揭地區、廣佛同城等區域公交一體化工程建設,開展新能源公交區域試點示范,促進公交行業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全面提升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出行服務保障、綜合交通治理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構建均等化、多元化、一體化、智能化、低碳化、可持續的公共交通系統。(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