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我國官方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北斗導航系統空間信號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導航業務正式對我國境內及亞太地區提供無源定位、導航、授時服務。這標志著北斗導航系統建設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北斗導航系統已經具備支持建設與開拓境內及亞太地區衛星導航市場的能力。作為北斗導航市場的運營商,面對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成就,除了歡欣鼓舞以外,更多的還是冷靜地思考如何借助北斗導航系統建設成就的東風,進一步開拓與建設北斗導航系統市場,尤其是面對GPS的激烈競爭,如何避開北斗導航系統的劣勢,借助北斗導航系統的優勢,在市場競爭中把握機會,引領企業在市場開拓與市場建設中取得更大的成績,為推動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的產品和服務在境內及亞太地區的應用,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我國及亞太地區衛星導航市場的現狀
我國衛星導航領域的知名專家曹沖先生曾說過:“衛星導航是‘大數據、智能化、無線革命’時代最具活力的技術。”筆者非常認同曹沖先生的這個論斷。透過衛星導航市場在近二十多年來突飛猛進的發展,也充分證明了曹沖先生論斷的正確性。從1993年美國國防部宣布GPS系統對全世界開放免費使用至今,僅二十多年的時間,GPS的產品與服務已經為廣大用戶所接受,幾乎在世界各國都形成了巨大的市場,每年都創造著巨大的物質財富。
我國的衛星導航市場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引進GPS開始謹慎啟動,經過行業內的技術專家和企業家們的努力。目前,GPS的產品與服務,不僅進入了眾多的技術領域和專業市場,而且也走進千家萬戶,走進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就是說我國目前的衛星導航市場,基本上就是GPS的市場,GPS在我國的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GPS導航已經應用于遠洋及近海船舶導航和進港引水、飛機導航和進港降落、各類車輛的自主導航、城市智能交通管理與車輛跟蹤,與手機、PDA,電子地圖等集成,用于旅游、探險等;GPS授時校頻已經應用于標準時間和標準頻率的輸入,用于通信、電力、郵電等網絡和其他專業網絡的時間同步;GPS還在高精度測量領城也有廣泛的應用。在我國大中城市基本上都有專營GPS的專業企業,每年都有千億量級的交易額,以至于有相當多老百姓認為衛星導航就是GPS。相此之下,我國北斗導航系統市場的開拓與建設,卻顯得非常艱難。從2003年底北斗一號系統正式開通服務以來,除了在高端的專業市場有所作為之外,北斗的大眾市場遠沒有啟動,可以說北斗還沒有走進老百姓的生活,北斗導航市場的開拓與建設任重道遠。這一方面是由于我國北斗導航系統起步晚,相比從上世紀七十年初開始試驗研制的美國GPS導航系統,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是落后二、三十年的后來者,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的第一顆衛星還沒有發射上天的時候,GPS已經開始市場推廣并走進了我國的衛星導航市場,而且市場推廣的進度非常迅速,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到本世紀初,短短十來年的時間,GPS就完成了從專業市場到大眾市場的過程。當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開始市場推廣時,GPS已經幾乎占據了我國衛星導航的全部市場,這個殘酷的現實注定了我國北斗導航市場推廣的艱難;另一方面是GPS系統與產品經過幾十年的研發升級與維護,其技術相對成熟,系統服務質量穩定,產品性價比高、性能可靠。而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與產品由于處在初創階段,其系統服務能力、產品的性價比、可靠性等,都不足以與GPS在市場上抗衡,這也是我國北斗導航系統開拓與建設十分艱難的原因之一。
在我國周邊以及亞太地區衛星導航市場,其情況與我國的衛星導航市場的情況相當,依然是GPS一統天下,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的產品與服務還沒有走出國門,我國周邊及亞太地區衛星導航市場還在等待我們的“北斗”。
二、北斗導航系統的市場出路在哪里
面對GPS在技術尤其是市場方面的強大優勢,我們的“北斗”還有出路嗎?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們“北斗”的出路在哪里呢?筆者認為: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包括GPS)相比,并不是完全處于劣勢,我們的“北斗”有自己的相對優勢。首先,從整體上說:“北斗”的區域性能與GPS相差無幾,甚至還要優于GPS。這說明我們的“北斗”在區域內與GPS進行市場競爭時,在技術上并不完全是劣勢競爭,而是相對平等的過招。二是我們的“北斗”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導航系統,這是我們的“北斗”在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包括GPS)進行市場競爭時,所擁有的絕對優勢。由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那么,北斗導航系統的產品與服務,就能比較順利地進入我國眾多高端的專業市場和相對敏感行業市場,同時,由于是我們自己的“東西”,因此也比較容易為絕大多數國人所接受。北斗導航系統十年來開拓與建設市場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三是我們的“北斗”還有一個突出的技術優勢,就是“北斗”的“定位報告與短報文通訊”功能,這不僅是“北斗”技術亮點,更是市場經營賣點。北斗導航系統這些年開拓與建設市場的業績也證明,“北斗”的定位報告與短報文通訊功能,是“北斗”在衛星導航市場競爭的核心競爭力和有吸引力的賣點。積極發揮和利用北斗導航系統的優勢,精心組織北斗產品和技術集成,引領企業在衛星導航市場的激烈競爭中,走出一條突圍之路、成功之路,是從事北斗產業經營的企業家們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北斗導航系統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是我們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在開拓與建設我國內的市場時,必然會得到相應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相關政策提供的正能量,從開拓與建設高端的專業市場入手,逐步地從GPS手中奪回這一部分市場,為北斗導航系統的市場開拓與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如:北斗導航系統能提供指標優于GPS的時頻信號,積極推動電力、通信、郵電等網絡以及其他專業網絡利用“北斗”的時頻信號,作為標準時間和標準頻率輸入,用于這些專業網絡的時間同步,依然大有文章可做。因為,標準時間和標準頻率實在是太重要了,不可能永遠用別人的“東西”,逐步過渡到具有自主知識產品的“東西”上來,是必然趨勢。
北斗導航系統的另一個優勢,是具有定位報告和短報文通訊功能。這一優勢,使得“北斗”不僅能像GPS那樣解決了“我在哪里”的問題,而且,還同時解決了“你在哪里”的問題。這一優勢對緊急救援,探險及指揮調度,都是至關重要的。加上“短報文通訊”的功能,就可以實現簡要的情況報告和實時的指揮調度以及實施后續的相關工作。特別是對其他通信網絡無覆蓋或遭到損毀的情況下,“北斗”的這一獨門絕技就顯得非常珍貴和十分管用了。當年四川的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其他所有的通信手段都無法使用時,震區的情況依然能利用“北斗”用戶終端報出來,就是成功的案例。同時,在這些年“北斗”市場的運作中,“北斗”的定位報告與短報文通訊功能與其他技術集成,不僅拓展了其功能,為用戶提供了增值服務,更重要是開拓了北斗導航系統的市場,收到良好的效果,也產生了新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可見,北斗導航系統雖然在目前全球的導航系統中是一個后來者,而且,到目前為止,“北斗”依然是一個區域系統。但是,北斗導航系統仍然有自己的優勢,這些哪怕是相對的優勢,還是給我們在市場經營時,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只要我們精心運作,科學集成,開拓與建設北斗導航市場,仍然可以大有作為。
三、北斗導航市場建設任重道遠
北斗導航市場經過國家與行業內企業家十多年的努力,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客觀的說,北斗導航市場的開拓與建設,依然任重道遠。北斗導航系統產品與服務還沒有走進百姓的生活,“北斗”的大眾市場還沒有啟動,而且,“北斗”雖然已經具備服務亞太地區用戶的能力,但“北斗”的產品與服務至今沒有走出國門。因此,可以說:北斗導航市場還處在開拓與建設的初級階段,因此,需要企業家們精心運作,規范經營,勇于探索。
1、精心運作
所謂精心運作,就是用優質可靠的產品和周到細致的服務,向廣大用戶展示“北斗”的魅力,吸引廣大的消費者,開拓與建設“北斗”的大眾市場。目前,北斗導航市場的重心還是高端專業領域,以廣大百姓消費者為主的大眾市場還遠沒有啟動,開拓與建設北斗導航的大眾市場,應該是“北斗”企業家們的奮斗目標。因為,只有大眾市場才是真正的市場,大眾市場是廣大百姓擁護支撐的市場,具有海量的用戶和活躍的需求,引導與開拓大眾市場,不僅可以帶來無盡的財富,而且可以更加完善地建設好北斗導航系統。當然,開拓大眾市場,必須要有物美價廉的產品和周到細致的服務,而這正是企業家們的責任。精心開拓與建設“北斗”大眾市場,是北斗導航系統市場運作的主要任務,也是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特別是GPS系統爭奪市場的主要戰場,“北斗”與GPS在大眾市場的競爭是激烈與殘酷的,同時也將是長期的,我們必須首先在我國境內打贏這一仗,這是歷史賦予“北斗”企業家的責任。
2、規范經營
所謂規范經營,就是在開拓與建設北斗導航市場的過程中,要遵守國家的法律和有關政策,遵守市場運作的價值規律。為了開拓“北斗”市場,必須能夠為廣大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和周到細致的服務,用長遠的目光、健康的理念、規范的競爭行為,開拓“北斗”市場、建設“北斗”市場,避免低層次競爭,更不要為追求某一單的勝利,而違反市場的價值規律,最終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影響“北斗”市場的建設。
3、勇于探索
所謂勇于探索,一是根據市場的需求,大膽積極地將北斗技術與其他技術進行系統集成,以拓展“北斗”的服務功能,拓展“北斗”的市場。比如:“北斗”技術與其他衛星導航技術集成,形成雙模或多模的衛星導航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拓展“北斗”的服務領域;這方面已經有成功的范例,如北斗的“定位報告和短報文通訊”技術與水文、氣象及其他通信技術集成,解決了過去難以解決的問題,實現了增值服務,開拓了新的北斗導航市場。總之,只要吃透市場需求,勇于探索,就可以找到技術融合點和市場的切入點,做成新市場。二是認真研究亞太地區衛星導航市場,大膽進軍亞太地區衛星導航市場。雖然亞太地區衛星導航市場目前還是GPS的天下,但“北斗”并不是無所作為,“北斗”的“定位報告和短報文通訊”功能,就是與GPS在亞太地區競爭市場的有利優勢。亞太地區國家與地區都不是很發達,有的還是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平都不高,尤其是公共通信網絡的覆蓋面不大且很脆弱,迫切需要天基通信系統作為應急補充,“北斗”的“定位報告和短報文通訊”功能,就是非常完美的補充。“北斗”的這一技術優勢,不僅解決了“我在哪里”的問題,而且同時解決了“你在哪里”的問題,還解決了“簡要情況報告”的問題,這對無地面網通信及地面網受損情況下的應急通信非常有用。這一功能不僅能及時了解緊急情況,而且對后續應急工作的安排非常有利。因此,這一技術優勢,一定會成為北斗導航產品和服務在亞太衛星導航市場的賣點。這對“北斗”在亞太地區衛星導航市場立足與開拓建設至關重要,有此優勢,或者說帶著這一技術優勢去開拓與建設亞太地區衛星導航市場,“北斗”一定能打破GPS在亞太地區衛星導航市場的一統天下。事實上從周邊國家通過各種渠道反映到我國對“北斗”的需求看,主要的還是需要“北斗”的“定位報告和短報文通訊”功能,滿足各種應急救援需求,以彌補國內公共通信網絡的缺損。
以上是筆者對北斗導航系統,開拓與建設市場的浮淺見識,僅供“北斗”行業內企業家在思考市場時參考。(作者單位:北京神州天鴻科技有限公司)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