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交規:各國有關闖黃燈的規定收起西班牙報告稱交規更嚴有助減少事故損失
新加坡:重罰違反交規者交通秩序井然
新交規搶黃燈熱議不減
被稱為“史上最嚴交規”的修訂版已實施4天,對闖紅燈、開車打電話、不系安全帶等行為進行嚴格處罰,得到人們擁護。不過,其中關于“搶黃燈”扣6分的規定引發爭論,焦點集中在如何界定“闖黃燈”,什么車速過路口才能不闖,變黃燈前是否加提示,以及路口減速等黃燈是否會添堵等幾個問題上。對此,公安部相關負責人做了相應解釋。
疑問1
闖黃燈怎樣界定?
1月2日上午,在亦莊榮文化園西路,一輛轎車由西向東行駛,駛至該路和榮華北路的交叉路口時,正當車主打算左轉的一剎那,路口信號燈由綠變黃,但車已超出停車線一米多,雖然急剎車,但慣性讓整個車身都過了線。擔心“扣6分”,停在線外的車主試圖將車倒回線內,但后車已在線內“占位”,“無法回頭”的車主只好尷尬地停在線外。車主很糾結。這樣算不算“闖黃燈”?
公安部相關負責人:
見黃燈只要停住就不罰
按123號令,違反道路交通信號燈通行記6分,這包括闖紅燈和闖黃燈。
黃燈原本是對司機以警示、對交通以緩沖。之所以做出如今的規定,是因為近年來在黃燈時區內發生了不少交通事故。而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意識,甚至使原本是警示燈的黃燈變成了“加速預告燈”。
按國際慣例,黃燈亮時應停車,不停車屬于違章。若黃燈亮起時車身任何一部分已過線,都可繼續開過去。如沒過線則應剎車停住,哪怕越過斑馬線也要停住,只要停住就不處罰。
北京市交管局相關負責人:
新規初期以教育為主
目前有關闖黃燈的問題被社會高度關注,也引起了一些對新規的誤解。駕駛員不用過于擔心,新規的實施初衷是嚴格管理駕駛員不良行為,新規實施初期,交警對不良的駕駛習慣也會以教育為主。目前北京還沒出現因“闖黃燈”被處罰的案例。
汽車交通行業資深專家賈新光:
新規把黃燈當成了紅燈
怎樣界定闖黃燈、怎樣處罰闖黃燈,不同國家有不同做法,但都遵循一個相同原則,秉承黃燈的功能屬性,不能把黃燈當成紅燈來使用,但新規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把黃燈當成了紅燈。
不論是人體機能的反應時間限制,也就是看到黃燈、踩下剎車的時間限制;還是車輛制動性能限制,也就是制動配件從啟動到掌控車輛的時間限制,都要求從綠燈到紅燈需要緩沖期。
★公安部要求慎重處罰“闖黃燈”將出實施細則
新京報訊近日,公安部實施新交規后關于“闖黃燈”相關條款引起爭議。昨日,記者從公安部獲悉,對于“闖黃燈”條款,公安部將出臺相關的實施細則,對“闖黃燈”進行更為細化的規定。
同時,公安部方面表示,“闖黃燈”條款的目的是培養駕駛人在路口減速慢行的習慣。執法人員會慎重對待闖黃燈扣分處罰。
疑問2
距離多遠能剎住車不越線?
昨日下午4點,在幸福大街和廣渠門內大街的交叉路口,有近10輛車過綠燈但車速緩慢,僅為15公里/小時,“怕闖黃燈,又沒個提示,現在大家過綠燈都很謹慎,免得剎不住。”出租車司機姜師傅說,一個綠燈得等好幾撥才能通過。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
提前八秒預警剎車可不越線
據公開的歷史數據顯示,時速哪怕在20公里,離線5米時黃燈亮則100%越線;如果提前8秒預警,或可保證車輛不越線。7組司機按時速80到20公里限速行駛,發現黃燈踩剎車到制動力完全發揮,平均反應時間近1秒,剎車距離結果為:以7組司機按80到20公里限速行駛,距離5米時,全部車輛都會在黃燈亮時越線;距離10米時,只有車速最低的一輛車能停住不越線;距離20米時,車速較低的3輛車可以停住;40米時,車速較低的5輛車能停住;50米時,車速較低的6輛車能停住,但時速80公里的車仍然會越線。
汽車交通行業資深專家賈新光:
低速車輛也很可能越線闖黃燈
鑒于非官方、沒有公示實測樣本等資料,DCCI的測試結論也引發了一些機構的質疑。但是,通過現行汽車業(廠商、高校)的公開數據,當車速保持在20公里至30公里區間,各類制動系能的車輛從制動啟動也就是踩下剎車,到車輛完全停住,需要10到20米的距離,這說明很多低速車輛也極可能越線闖黃燈。
疑問3
是否應該加“綠閃”?
目前,在深圳等少數城市信號燈黃燈亮前,綠燈會出現亮閃幾次的提示,如深圳,司機可以提前預知,及時剎車減速。但大多數城市信號燈并沒有如此設置,綠燈變黃燈無提示,很難解決“闖黃燈”問題。
公安部交管局相關負責人:
“綠閃”與黃燈功能一樣
綠燈閃爍在設計上沒問題,但是閃兩下,其作用就和之前的黃燈功能一樣了,而黃燈也成了紅燈。
目前,北京采用超大的中央處理器控制信號燈,比如一個路口根據車速等實際的路況,采取隨時變換信號燈時間,如果再換回之前的倒計時就太機械了,反而會影響交通,所以交管部門稱安裝倒計時是倒退。
一線交警:
加“綠閃”降低了通行率
黃燈本身就起到緩沖減速作用,已經有4秒時間,如果加綠閃,等于延長了這個緩沖時間,降低路口的通行率,不應該加“綠閃”。
紅燈禁行和綠燈通行的信號指示已經很明確,加綠閃反而給駕駛人帶來不便也容易引起視覺錯覺。
汽車交通行業資深專家賈新光:
“綠閃”有效易被接受
解決目前的“闖黃燈”爭議,可安裝倒計時裝置、綠燈閃爍預警、縮短黃燈時長等多種做法,國內不少城市的實踐都表明,綠燈閃爍是一種很有效的做法,“綠閃”也并沒變成另一種“黃燈”。
設置“綠閃”或者根據不同路況細化闖黃燈的罰則,都會增加管理成本,加大管理部門的工作量。但無需置疑,這些做法更容易被駕駛員群體所接受,具備可操作性。
疑問4
減速等黃燈,真的添堵嗎?
1月1日,孫先生駕車在西大望路即將到達路口時,綠燈變黃瞬間前車突然急剎車,孫先生雖緊急剎車但仍將前車追尾。
也有很多網友表示,到路口時減速容易引起擁堵,急剎車更可能造成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