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路癡”兩字有時可以造就點浪漫,但大多時候帶來的都是災難。當室外溫度逼近40度,剛剛下車到了陌生地方,找個廁所或餐廳都會成為大難題,因為對于很多人來說,找北本來就是件難事,更別說看地圖找方位了。
“路癡利器”Pai+(iOS)就是抓住了這種找不著北的痛點,讓用戶只要舉起手機就能直觀找到目的地的方向。在打開Pai+后,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目的(包括找住宿、餐飲、娛樂及公廁、ATM、公交站等)進行分類及語音、文字的搜索。而Pai+返回的結果很有意思,將手機直立起來,自己的位置就是雷達的中心,目的地會根據方位、遠近顯示在鏡頭畫面之上。比如我們站在原地找最近的麥當勞,轉個圈就能找到方塊最大的那個圖標,朝著圖標的方向走路癡也能很快到達目的地(方塊會根據用戶的方位做實時變化)。
可以說,Pai+將地圖內的信息進行了一定的數據結構化,將分類目的地的距離、方位信息都很快地用增強現實表達出來,而這些內容對于往哪走的臨時決定來說會是不小的決策要素。
Pai+的負責人邱彼特告訴我,想到做Pai+是因為對于一些生活痛點來說,現在大部分的地圖應用還是不夠直接。包括從車站出來之后找附近的目的地、旅游的時候找小吃、廁所,都需要更直觀地解決實際問題。目前Pai+接入的是百度地圖的開放數據,而團隊也會在之后接入更多相關的開放平臺(比如大眾點評的口碑數據等),讓Pai+的數據更綜合、有參考價值,也可減少他們小團隊對單一開放平臺的依賴。
目前用增強現實與LBS結合的產品還有高德地圖的實景導航、諾基亞的CityLens以及香港旅游發展局的AR旅游導覽等,邱彼特認為GoogleGlass等穿戴設備會讓增強現實這一塊給帶起來。相比他們團隊之前做的旅行產品七維網,邱彼特覺得Pai+有更直接的商業價值,LBS讓一定范圍內的用戶的潛在價值更高,商業上可能成為本地優惠信息的推廣渠道(不過這是知易行難的活)。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