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交通廳在6月24日召開了“加快推進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發布了56號文。該文件對10個由各地市外經貿等部門自行審批的經營性收費公路項目,根據具體情況分別確認為政府還貸項目或經營性項目。涉及政府投資的項目(或應當地要求),回歸政府還貸公路屬性;全部由企業投資建設的項目,確認為經營性公路項目。重新確認屬性后,凡收費超期的,一律終止收費;符合現行規定的,按原批復期限予以確認。對27個建成通車后由政府還貸轉讓為經營性公路的項目,統一核定收費期限為20年;對24個按經營性公路立項或在建設期內由政府還貸轉為經營性公路的項目,統一核定收費期限為25年。重新核定期限后,從項目建成通車收費之日算起,凡收費超期的,一律終止收費。
文件要求“需取消收費的公路項目自2013年6月30日24時起取消收費,其剩余債務由各項目經營公司自行承擔,不得納入或者轉入年票制還貸基數”。本次清理工作完成后,可撤銷10個收費站,同時取消31個項目收費,減少收費公路里程651公里。
呼聲
市民:梅觀、水官等市內高速收費不合理
“梅觀、水官等市內高速嚴重制約了各區的經濟發展,呼吁政府能夠盡快取消!”得知我省31個公路項目叫停收費后,不少市民拍手稱快,不過他們更希望深圳也能夠有所行動,最好盡快取消市內的收費高速公路,減輕市民的出行負擔,促進相應區域的經濟發展。
“我每天都要開車走龍大高速,10公里長的路,收費高達9元,出行成本實在太高了!”市民林先生表示現在深圳特區已經一體化了,在市內走高速居然要收費,他認為不合理。
市人大代表:建議逐步取消市內收費高速
市人大代表楊勤認為,深圳存在的各條收費高速公路,有其歷史原因,但是隨著城市的日益發展,我市的收費高速越來越束縛經濟發展,也給市民的出行增加了很多成本。“希望市政府一下子全部解決收費高速的問題不現實,但是可以考慮幾年內解決掉一兩條,逐漸將收費的高速公路全部免費!”他建議深圳政府應該在這方面有所作為,根據市政府的財力,制定出一個行動路線圖和時間表,通過一定時間的努力,將歷史遺留的高速收費問題逐一解決,將路權真正還給市民,讓市民的交通出行更加便利,最好能夠實現深圳市民“上了高速路,也能不花一分錢”。
深圳高速公路收費年限一覽
跨境高速
廣深高速公路
收費期限:1997年——2027年
深汕高速(西段)
收費年限:1996年——2021年
莞深高速
收費年限:2000年——2025年
惠鹽高速公路
收費期限:1994年——2024年
龍大高速公路
收費期限:2007年——2027年
市內高速
機荷高速公路
收費期限:1999年——2027年
鹽壩高速公路
鹽壩(A段)、鹽壩(B段)和鹽壩(C段)已分別于2001年3月、2003年6月和2010年3月通車,目前經營年限還在審批當中。
鹽排高速公路
收費期限:2006年——2027年
水官高速公路
收費期限:2002年——2025年
梅觀高速公路
收費期限:1995年——2027年
清平高速公路
收費期限:2005年——2025年
南光高速公路
收費期限:2008年——2033年
□相關鏈接
去年取消了109個
普通公路項目收費
記者獲悉,事實上,此次取消31個收費公路項目行動并非偶然。早在2011年6月,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就制訂了《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實施方案》。
該方案將8類收費公路列入“堅決撤銷”之列,包括已還清建設貸款(含有償集資款)的政府還貸收費公路,超過省政府批準期限收取通行費的收費公路及收費站(點),以及從2004年11月1日起批準立項的二級收費公路等。
2012年1月8日,廣東省一口氣取消了109個普通公路項目收費,撤銷了41個普通公路收費站,累計減少收費公路里程2664.94公里,收費公路占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的比例由6.67%下降至5.27%。
另外,針對廣深高速、京珠高速廣珠東段、莞深高速、惠鹽高速及華南快速路一期等收費公路項目收費標準偏高的問題,配合國家交通部、發改委《關于降低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的要求》的實施,2012年6月1日起,省交通廳又適當降低并統一了全省高速公路收費標準。
近日,省交通廳透露,我省正全力推進全省聯網收費“一張網”工作,年內將撤銷高速公路主線收費站和停車標識站(省界站和終點站除外),真正實現車輛在高速公路上的快速無障礙通行。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