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對京新高速公路京冀界至土木段北辛堡主線收費站的計重收費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和試運行,各項參數均正常、穩定,貨車計重數據符合實際車輛運載噸位,困擾收費工作已久的反復跳稱現象明顯減少。
據悉,近年來,張家口各條段高速公路收費站屢次出現大型貨車利用計重設備漏洞通過跳秤、軋秤、沖秤等方式進行偷逃通行費現象,造成反復跳稱,長時間的堵車排隊現象時有發生,遭到其他過往車輛的抵觸與不理解,同時也給計重收費的征管工作帶來許多困難。為解決這一難題,收費站通過在各出口車道加裝減速帶,設置限寬墩等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短時間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是不能有效地提高車輛通行率和抑制偷逃通行費行為的發生。
為了能盡快有效解決此問題,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積極與收費系統生產廠家進行了溝通,達成了對現有計重設備進行升級改造的共識。同時立即組織該市高速公路資產管理中心及高速路政相關工作人員對計重收費中跳稱、軋稱、高速沖稱、走S形等幾種最為常見的作弊形式進行了調研,對每一種作弊方式所適用的車輛、作弊對象、作弊方法、作弊效果進行分析,并將數據及時傳給廠家。
據該市高速公路指揮調度中心負責人班偉杰介紹,目前張家口市的高速公路計重設備儀表幾乎都是依靠輪軸識別器來判斷車輛行進方向和輪胎型號的稱重設備,由于這種設備的工作原理要求,車輛稱重時必須以每小時10公里的時速通過收費站,數據才會準確,加之數據包采集存量輸入空間狹小,才會給駕駛員創造了可乘之機。升級后的系統運用波形分析技術對跳稱、蹲稱、高速沖稱、走S形、壓邊等五種最為常見的非正常通行方式進行數據采集,同時采用修正模型邊界方式計算出車輛通過后的最終動態稱重值,有效地彌補了非正常過秤造成的計重數據丟失及上傳不準確的漏洞。
系統升級改造后,收費站排長隊跳稱的現象減少了,同時也保證了稱重的公平合理,受到絕大多數司機的認可和支持。筆者在北辛堡收費站采訪時,來自內蒙古的司機王師傅對計重系統改造非常贊成:“只要沒有了漏洞,大家鉆不了空子,貨運的價格也就不會亂了,而且過收費站的時間明顯縮短了。”
2012年,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計劃對京新高速公路京冀界至土木段的北辛堡匝道收費站和沙城東匝道收費站進行升級改造,整體工程預計年底前完工。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