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從沈陽市政府有關會議上了解到,通過增開公交線路、優化線網布局、更新環保車輛、建設公交場站、開辟專用車道等一系列措施,到2017年,沈陽市將全面完成“公交都市”創建任務,屆時,全市公交出行環境將得到明顯提升。
今年新開5條公交快線5條普線
今年,沈陽市將新開、調整公交線路35條,其中新開公交線路10條,包括5條快線、5條普線,重點填補渾南新城部分地區公交空白,目前已基本完成線路規劃論證。新開末端公交試點線路10條,以加強公交與地鐵、有軌電車的零距離換乘和無縫銜接。延伸調整公交線路15條,解決入住率達到60%以上新建小區通公交問題,尤其要滿足公租房百姓公交出行需要。
目前,沈陽市有公交線路222條,將按照“一環減負、二環優化、三環組網、四環輻射”的原則,進一步優化線網布局。到2017年,依托各類交通樞紐,新開公交快線13條、普線18條、末端公交線路28條,優化調整公交普線71條,使全市公交線路增加至281條。
開設公交優先通行信號
據市公安局統計,截至目前,沈陽市注冊機動車數量已突破160萬輛。面對急劇增加的機動車,相關部門將大力優化道路交通組織,按照公交線網布局規劃,完善太原街地區西半部、五愛街地區、金廊周邊等交通繁忙地區的單行路網。與此同時,在北二環等16條道路增設公交專用車道。
到2017年,全市公交專用道將由現在的98公里增加至227公里,并配套優先通行信號,打造“兩環、五橫、七縱”公交專用道路格局。
按照“公交都市”創建規劃,兩年后,全市公交車保有量由現在的5573臺增加至6230臺,其中80%是節能環保車輛。中心城區建成區的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將由72.5%提升至100%,市民出門走500米就能搭上公交車。
讓公交車晚上不再“睡馬路”
由于缺少停車場站,目前全市有近40%的公交車晚上只能“睡馬路”。今年,沈陽市將實施6項公交場站建設項目,其中新建國際軟件園等4處、改造三臺子等2處公交停車場,新增場站面積7.4萬平方米,使車輛進場率由62.2%提升至69.9%。同時,完成濱河新城公交停車場前期工作,對10處破損較為嚴重的場站設施進行維修維護。
到2017年,全市新建、改建公交場站將達到46處,包括20處樞紐站、20處停車場和6處公交停車保養場,總面積達52萬平方米。同時,沈陽市還將科學布局和建設滿足新能源及節能環保型車輛運營的充電樁和加氣站。
今年“掌上交通”能查90%線路
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沈陽市將進一步提高公交智能指揮調度水平,建設集大數據中心、運行監管中心、公眾出行服務中心于一體的智慧公交綜合信息管理平臺,今年實現車輛衛星定位系統和車內視頻系統安裝率90%,到2017年將達到100%。同時,今年還將試點推出公交電子站牌,“掌上交通”公眾出行服務系統覆蓋全市90%的公交線路。到2017年,市民就可以通過手機下載“掌上交通”查詢全部公交線路的實時行駛狀況、到站時間等情況。
今年新增200處路外停車場
“停車難”、“亂停車”是當前城市交通的頑疾。今年,沈陽將重點抓靜態停車秩序,年內力爭新增200處路外停車場、50條靜態交通管理示范路和50處非現場執罰終端(即專拍違停的電子眼),還將推行停車差別化調控機制,通過價格杠桿調節各類停車設施的利用率,降低路內停車對交通出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