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通報制度”
按照工作方案,武漢市將由市公安局、文明辦等部分對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團級以上部隊及大中小學校公務車交通違法情況進行通報,對交通違法行為突出的單位取消其文明單位評選資格,影響惡劣的由監察部分追責;對個人私車違法及行人路口亂穿亂行等行為,抄告其單位或社區進行通報。
今后,湖北武漢市民出門要“小心”了:行人亂穿馬路、私人車違法行駛,這些交通違法行為都將被抄告單位或社區通報。
在近日召開的第四次“城管革命”工作推進會上,武漢市政府確定,下一階段將聚焦交通秩序治理和整治,將交通秩序納進“城管革命”考核。會上,武漢市公安局副局長、公安交管局局長李順年稱,該市將建立違法通報制度,個人私車違法及行人路口亂穿亂行等行為將被抄告單位或社區進行通報。
將個人交通違法通報單位或社區,新規甫一公布就引發了社會的熱議。有人質疑這不是依法行政、會增加行政本錢且起不到優化交通秩序的作用;也有人以為,這種利用“面子”心理進行變相處罰的方式,對稍微違法無用也無必要。
相關部分出臺這樣的“新規”是出于何種考慮?《法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核查采訪。
交通秩序困擾“堵城”武漢
目前,武漢市城區面積500多平方公里,車輛保有量達70萬輛,交通秩序不盡如人意。
在“城管革命”工作推進會上,武漢市長唐良智以為,交通秩序混亂不全是道路不夠的題目,還有交通治理水平以及人、車行駛不規范的題目,“否則至少可進步30%的交通效率”。
在推進會上,李順年宣讀了《關于開展“城管革命”交通秩序整治攻堅戰的工作方案(討論稿)》,稱武漢市政府決定從現在起至年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城管革命”交通秩序整治攻堅戰。
工作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年內新增2000個視頻直播監控點嚴控違法行駛,對二環以內的交通訊號控制路口加裝倒計時信號燈,對設置不公道、不規范的交通設施進行全面清理和完善。
李順年稱,為建立交通秩序整治長效治理機制,該市將建立以區為主的責任制、違法通報、爆光追處、舉報獎勵、考核通報等五大制度。
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于“違法通報制度”。按照工作方案,武漢市將由市公安局、文明辦等部分對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團級以上部隊及大中小學校公務車交通違法情況進行通報,對交通違法行為突出的單位取消其文明單位評選資格,影響惡劣的由監察部分追責;對個人私車違法及行人路口亂穿亂行等行為,抄告其單位或社區進行通報。
這一新規出臺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又將如何落實?帶著這些題目,《法制日報》記者分別聯系了武漢市城管局和市公安交管局。
武漢市城管局稱,工作方案是“大城管”的一個組成部分,制定和執行均由交管部分負責。
武漢市公安交管局新聞發言人陳驥在電話中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他本人沒有參加此次會議,具體情況并不了解,將向該局局長了解情況后給予回復。但截至發稿時,《法制日報》記者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據了解,交通秩序一直是困擾“堵城”武漢的大題目。今年6月28日晚,武漢市舉行的第二場電視問政就曾聚焦交通秩序題目,李順年曾在現場接受市民代表有關交通秩序治理的提問。
“違法通報”遭市民質疑
為管好交通,由有關部分將個人交通違法抄告單位或社區進行通報,到底有無必要?
在武漢某單位上班的黃小姐以為,將個人交通違法抄告單位有點荒唐。“我騎車確實違法過,但有時是被逼的。有的非機動車道,不是成為停車位,就是被公交擠占,或成為司機避堵的超車道。有時為了趕時間,我只好走機動車道了。”她說。
見到陳先生時,他正將自己的銀白色私人車停在武漢市中山公園外。“通報單位?我覺得有點小題大做了。再說了,這是私人的事,跟工作單位有什么關系?影響了公司形象也不好。”陳先生說。
聽《法制日報》記者先容了交通違法抄告新規,一位正在路邊小餐館吃飯的面包車司機顯出一副無所謂的表情:“武漢交通本來就不怎么好,路也亂。照這個規定來說,那違規的人簡直太多了。估計逐個通報也不實際。”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