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試先行 高起點制定項目規劃
依托獲得“國家金卡工程多功能卡及RFID應用試點城市”優勢,江陰公安積極爭取支持,建設智能交通,2016年10月啟動汽車電子標識應用系統工程項目,成為全國首個建設汽車電子標識應用系統工程的縣級市。
(圖片來源于網絡)
為確保序時推進有力,江陰公安在人員配備、裝備配置、工作協調上予以重點保障,去年6月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1套汽車電子標識管控平臺、5套卡裝流水線、近1萬輛貨運、出租、公交等重點車輛標識安裝工作全部到位,并在26個采集點安裝150套路面讀寫設備,覆蓋全市關鍵路口,一張“實名制”智能交通管理網絡初步形成。
2服務實戰 高標準集成系統資源
采集重點車輛上下高速、進出城時間及車輛信息,江陰公安真正實現了24小時智能監管,彌補一線人力管控的盲區漏洞。主要是利用電子標識信息和視頻抓拍信息進行數據碰撞比對,由平臺自動鑒別通行車輛套牌、號牌遮擋、污損、闖禁區等問題情況,及時發出預警指令、提升監管效能。
目前,已經采集過車次數逾1050萬次,捕獲問題車牌車輛59輛、上下高速違法違規車輛27車次,查貨闖禁區貨車980余車次。
(圖片來源于網絡)
為優化城市交通,江陰公安堅持公交優先的理念,對公交車輛安裝射頻卡片,結合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使安裝有汽車電子標識識讀設備的燈控路口實現汽車電子標識和紅綠燈的有效聯動,在公交車即將通行的方向實施紅綠燈優先放行。目前,在澄江路黃山路口、五星路西外環路口已調試上線公交優先放行,運行效果良好,平均每天縮短公交車通行時間約40分鐘。
在疏導保暢方面,依托電子標識對車輛的精準識別,以及與交通控制信號系統數據的結合,實時監控并智能分析預測車流擁堵點位,實現對交通擁堵的實時監測和時空關系分析,為信號燈調控與勤務部署提供科學依據。
3深度挖掘 高效能拓展智能應用
江陰公安堅持提升智能化管控水平,研發貨車通行證網上辦理系統,制定《江陰市區貨車限行區通行證管理辦法》,精準落實貨車禁限行管理,在“江陰公安微警務”平臺開通通行證預約辦理渠道,實現貨車通行證申請、審核、發證全閉環網上辦理,數據實時傳送警務通,有效對接汽車電子標識管控平臺。目前,已辦理臨時通行證5162張,長期避高峰通行證370張。
(圖片來源于網絡)
為形成對擁堵、事故、違法高發點段的精準研判指導,江陰公安自主研發大數據交通管控平臺,整合了車蹤、汽車電子標識、省廳劇毒化學品簽收平臺等數據,集成智能卡口抓拍、車輛研判比對,融合了道路施工、交通誘導、交通信號控制功能,實現了交管數據的一體化建設,能構建大數據研判分析模型,對事故點位、違法信息自動梳理分析。
同時,江陰公安聯合高德地圖開啟數據共享合作,圍繞出行信息服務、交通警情預測等方面,加大線上線下深度整合,及時感知路況,發布交通事件,精確擁堵分析,為群眾日常出行及交通疏導提供實時指引。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