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良好的智慧產業生態,助力深圳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按照“集約建設,共建共享”的原則,深圳構建起包括寬帶網絡、黨政機關網絡平臺、政務云平臺在內的高效集約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夯實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根基。
“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領跑全國,擁有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標準的優勢。”記者昨日從2018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企業聯盟高峰論壇獲悉,專家非??春蒙钲谛滦椭腔鄢鞘薪ㄔO,可在標準建設方面做出積極示范。
論壇以“融合新動能智匯新城市”為主題,由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企業聯盟主辦,中國電科、華為、中興、平安等聯盟成員單位協辦。
(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悉,為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協同共建新型智慧城市,形成更多創新產業生態,中國電科攜手華為、中興、騰訊、微軟等70多家國內外優勢企業、研究機構和高校,共同發起成立國內首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企業聯盟,匯聚國內外高端智慧和優勢資源,創新合作模式,共同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智慧經濟發展。
“目前智慧城市建設缺乏統一標準,缺乏可借鑒的標桿。”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萬碧玉認為,新型智慧城市首先要做好標準的體系建設,標準由行業的領軍企業牽頭,組織整個行業專家共同制定行業標準,然后上升為國家標準。
(圖片來源于網絡)
目前,全國有277個國家試點,深圳是引領的標桿,信息化水平全國領先。“深圳作為國內基礎條件最好的城市,應在打造智慧城市的標準方面領跑。”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深圳領跑。深圳市經貿信息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深圳全力打造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初步建立起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工作機制,基本形成高效集約的信息基礎設施支撐體系、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和大數據應用支撐體系,智慧城市產業生態國內領先。
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報告2016》,深圳信息社會指數為0.85,是國內率先和唯一進入信息社會發展中級階段的城市。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一定是一個智慧化的灣區,也是一個數字驅動的灣區,創新的灣區。”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表示,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的核心城市,應抓住這一機遇,利用合作開放帶來的新動能,促進國內城市群之間、珠三角與泛珠三角之間、粵港澳與海西、北海經濟區之間的聯系與合作,促進中國與東南亞、東亞的聯系與合作,推動大灣區建設。
“智慧城市建設要避免一窩蜂和政府大包大攬,應該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參與。”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陳東平表示,政府要敢于把自己的投入,轉化成對市場的支持,積極鼓勵企業參與。“政府要為市民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也需要依賴企業共同努力。”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