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經結束,在過去的一年里,智能交通取得了新的進展。ITS智能交通總結了這一年來國內智能交通領域發生的、對行業產生影響的十大新聞。
我國建成全球最大的智慧車聯網
8月20日,國家電網車聯網平臺實現與普天新能源、特來電、星星充電等17家充電運營商互聯互通,接入的充電樁總數超過16.7萬個,日充電量超過100萬千瓦時。繼互聯網、物聯網之后,車聯網成為未來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標志。國網公司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建成了開放高效的智慧車聯網平臺,實現了全國絕大部分充電樁的統一接入和統一支付。
點評:
這意味著我國建成了目前全球覆蓋范圍最廣、接入設備最多、技術水平最高的智慧車聯網。在全球環保力度不斷加大的總趨勢下,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已經不可逆轉。
首個交通大數據國家實驗室建成
3月29日,西南交通大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民航數據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等共同成立了綜合交通大數據國家實驗室。
該實驗室目前是全國唯一一所綜合交通大數據國家實驗室,主要功能是解決國內綜合交通領域數據孤島化、多交通方式協同能力弱、出行服務碎片化等突出問題。圍繞高效運用交通大數據提升綜合交通整體效能等迫切需求,將建設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研究平臺,重點支撐開展綜合交通大數據的采集管理與關聯挖掘、大數據驅動的綜合交通協同組織與規劃、區域交通系統優化與智能服務、綜合交通系統能效分析與節能服務、交通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與安全應急等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
點評:
該實驗室的成立有利于形成可持續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促進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為推動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政府推動“共享停車”
2017年各地紛紛推動“共享停車”,啟動共享停車試點,盤活現有停車資源。上海把推動停車資源共享作為今年政府工作重點,北京、青島、成都等地今年出臺獎勵辦法鼓勵共享停車,廣州上百個小區加入共享停車數據庫,西安、杭州、南京、濟南、合肥等也在持續推動。
點評:
共享停車需要對傳統的停車場進行改造,將車位信息接入云端,并通過各類APP接觸消費者。但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很多阻礙,共享停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阿里騰訊推出“無感支付”現金繳費將落幕
6月20日,全國首個“無感支付”停車庫由支付寶在上海虹橋機場開通。支付寶“無感支付”實際是把車牌號和支付寶做綁定,然后通過智能設備的圖像識別技術辨認車牌,從而完成扣款,整個過程無需使用手機。BAT之一的騰訊不甘示弱,11月17日,在廣州正式上線騰訊“無感支付”,技術原理和支付寶類似。
點評:
隨著智慧停車進一步普及,現金交易的頻率將會越來越少,并最終實現全范圍的線上交易,這將進一步優化停車效率,推動城市智慧交通建設。
全國首次無人駕駛智能公交車上路
12 月 2 日,我國無人駕駛公交車首次在深圳福田保稅區正式上路。該公交車搭載的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系統,源自中國未來新能源與智能公交系統(CBSF)示范項目,由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ITSC)和深圳巴士集團發起,這也是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系統。目前,搭載該系統的公交車已實現自動駕駛下的行人、車輛檢測、減速避讓、緊急停車、障礙物繞行、變道、自動按站停靠等功能。
點評:
這一事件意味著全球首批智能公交正式試運行,我國的無人駕駛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箭雙星”開啟中國北斗導航全球組網時代
11月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第一、二顆組網衛星,開啟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新時代。這是北斗三號衛星的首次發射,也是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后實施的首次航天發射,標志著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
點評:
在智能交通領域,北斗系統代替GPS應用于ITS后,可以建立一種新型的ITS,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促進交通的現代化發展。
中國智能交通三十強誕生
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與中國智能交通網聯合舉辦了“2017年中國智能交通30強評選活動”。此次評選歷經大半年的時間,經過嚴格的初審、復審、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誕生了行業三十強,其中,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十家企業躋身2017年度智能交通三十強。
點評:
“中國智能交通三十強評選”有“智能交通市場風向標”之稱,往往反映行業發展的一些趨勢,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智能交通企業走向產業化、規模化和品牌化是必然趨勢。
停車場PPP項目開始落地
經過兩年的前期運作,2017年各地停車場PPP項目陸續進入動工建設階段,少量項目竣工開始試運營。據MRCPO的項目追蹤統計,2017年8個省份10余個城市的停車場PPP項目已進入落地階段。同時財政部停車場PPP項目庫中,截至10月31日有42個項目處于采購、執行階段,占比23.1%。
點 評:
停車場PPP項目的相繼落地,有利于合理配置停車資源、緩解停車難的問題。
第十二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召開
11月22-24日,2017第十二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在江蘇省常熟市舉辦。本屆年會重點聚焦人工智能技術與智慧交通的融合、創新與發展,特設了“人工智能+交通”創新發展論壇。針對交通基礎設施、交通管理、公路、鐵路、水路等領域智能化發展,大數據、共享經濟、人工智能在交通領域的應用等熱點問題設置的分論壇,為智能交通行業與相關領域深入融合、促進我國綜合交通一體化協同與高效智能化服務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臺。
點評:
本次“年會”圍繞“創新驅動 智能出行”的主題,進一步明確了智能交通未來的創新方向,對推動我國智能交通系統轉型升級、更好地發展和服務社會起到積極作用。
千方科技收購宇視科技
11月8日,千方科技推出重組方案,以45.46億元收購視頻監控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宇視科技的母公司交智科技,快速切入安防產業,借此進一步拓展智慧交通產業鏈。
點評:
宇視跟千方的合作,有一個很大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就是智能交通行業。雙方在智能交通行業的疊加會產生很多新的業務和新的技術落地,包括人工智能的落地。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