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國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2300萬輛,預計今后每年還會以7%的速度遞增,國家統計局統計,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5億輛,其中私人汽車超過1.25億輛,私人轎車則已超過7500萬輛,這組數據已經清楚地告訴我們城市停車所面臨的巨大壓力,而且這種壓力已經或者正在傳遞到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機械式停車庫這種停車形式從過去的備選項正在逐漸成為許多城市必選項,在各種形式的新建停車場(庫)中所占比重將會越來越大。
根據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2014年7月公布的統計數據計算,截止當時,北京市海淀區326794個備案停車位中,機械式停車位已經占到50.2%,達到164047個,其中機械式停車位在居住區占到58.9%的比重,公共配建車庫占到50.2%。這個比例可能出乎我們大多數人的預料。
2、政策導向或將緩解資金壓力,推動機械式停車在城市得到更加廣泛應用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一些一、二線城市(北京、天津、重慶、南京、西安、沈陽、廈門、長沙等)開始陸續出臺政策,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包括機械式停車場在內的公共和住宅小區停車場,并制訂了包括對市政公用設施配套費用、規劃報建費、經營所得稅等各類收費給予免交或降低的優惠,在資金補助、停車場商業運作、土地出讓等等方面給予了不同程度的優惠,這對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城市停車場(庫)的建設、經營,緩解城市停車難無疑會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而國家發改委放開24項商品和服務價格的通知中,也包括了住宅小區停車服務價格的放開,為小區停車收費的市場化運作提供了依據;還有城市已經出臺針對機械式停車位的權屬登記辦法,并允許轉讓、抵押,等等,從政策上疏通機械式停車位的市場流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將改善住宅區機械式停車庫投資回報問題,吸引更多的投資商參與小區車庫的建設,緩解目前其建設資金嚴重不足的矛盾。隨著城市停車矛盾的進一步加劇,我們相信還會有更多城市出臺適合機械式停車庫投資建設的政策。
3、企業之間出現合縱連橫,突破傳統的營銷模式,爭取更大的發展平臺和空間。
這些年我們的企業一直在尋求突破,產品、技術的突破,生產工藝、生產規模的突破,營銷模式的突破,以期隨著市場的擴大獲得更大的發展,但始終沒有突破自我經營的傳統模式,當市場或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時,還缺乏主動應對的能力。2014年除去新報業績的企業,全行業約占40%的企業業績有所下滑,2013年銷售前20名企業銷售額平均增長4%,較2013年回落了28.6個百分點,而其中超過半數的企業業績出現負增長。在市場需求依然旺盛、企業產能充足的情況下,緣何出現這種現象?因為資金風險和資金短缺。2014年有不少企業因為資金風險和壓力主動放棄了訂單,也有企業因資金問題瀕臨破產。停車設備企業依靠傳統的自我經營模式在對市場機遇的把握或對市場風險的規避上都顯示出較弱的應對能力。
行業中悄然出現的這些變化順應了我國經濟新常態下停車設備行業發展的需求和趨勢,開啟了行業細化、分工、分化,做專、做強的良性發展之路,通過合縱連橫、優勢互補的方式,主動融入社會、市場的資源整合過程,重新定位自己,開辟新的發展天地。
2014年北京市交通委牽頭、聯合多部委先后出臺《關于規范機械式和簡易自走式立體停車設備設置的意見》和《關于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機動車停車設施建設的意見》,對機械式停車庫的建設采取簡化手續(對利用居住區和單位自有用地設置機械式、簡易自走式立體停車設備按照機械設備安裝管理,免予辦理建設工程規劃、用地、環評、施工等許可手續)、規范流程的做法,鼓勵單位和個人通過租賃、合作、BOT(建設-經營-移交)等方式,投資、建設和經營停車設施。同時交通委出臺《關于鼓勵老舊居住區挖潛建設立體停車設施的意見》,將立體停車位2000元/個獎勵標準提升為5000元/個。這些政策、措施都是圍繞解決城市中心城區停車位不足的問題制定的。2014年北京汽車保有量537.1萬輛,現有備案停車位不足170萬個,缺口巨大。類似的情況在其他一、二線城市都存在。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