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都知道車聯網和智能汽車在當下是一個非常熱的名詞,自從第一輛汽車誕生以來,汽車經歷過了很多的發展,但是不管從它的底盤發動機還是電器系統的發展來說,這個汽車都是作為獨立的個體來進行發展。近年來,這個信息時代的發展,從車聯網開始,使得汽車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有了這些信息,通過車聯網、云計算和現代信息技術……
深圳賽格技術總監(王志強)博士。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下午好!我的題目是“讓汽車與世界連接起來”。我從以下幾方面講:1、車聯網的發展;2、智能汽車的發展;3、為什么我們要做讓汽車和世界的連接。
我們都知道車聯網和智能汽車在當下是一個非常熱的名詞,自從第一輛汽車誕生以來,汽車經歷過了很多的發展,但是不管從它的底盤發動機還是電器系統的發展來說,這個汽車都是作為獨立的個體來進行發展。近年來,這個信息時代的發展,從車聯網開始,使得汽車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有了這些信息,通過車聯網、云計算和現代信息技術,汽車實際上就開始擁有了一些可以進行思維的大環境,汽車目前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包括目前的語音識別技術,汽車甚至有思想,也可以進行交流,而且更加的智能。我們在給一些主機廠做產品中,現在很多的要求加上語音識別作為標準的配件,實際上就希望提供安全的駕駛,也希望提供互動。2009年被行業成為車聯網的元年,車聯網開創了汽車架空新時代。車聯網從誕生之日起一直很熱,不僅本身在行業內,而且吸引了同行業包括互聯網的電子界、IT業陸陸續續進入這個產業,滲透到車聯網行業。
車聯網的市場預測是2018年全球市場可以達到390億歐元,也包括眾多服務項目、信息娛樂、導航、天氣等等,這是前兩年的數據,從這兩年我們以主機廠做的一些前裝的產品來看,實際上我認為到2018年,事實上的市場產生可能會遠遠大于這個水平,因為很多的主機廠都在標配化車聯網的一些元器件,包括G-Book等面對面的溝通。像張總說的車聯網,很多主機廠希望通過車聯網將用戶拉回來,甚至減少4S店,直接面對車主、用戶來進行交流,這個可能發展勢頭會比之前預計的要快速很多。車聯網我總結了分為兩大類:一是由整車廠主導的前裝的車聯網,我認為它是最主要的主線,因為整車廠占有的資源,車聯網不管怎么變,離不開本身的汽車。二是車載終端為主的后端市場,在后端市場這兩年出現了通過OED產品衍生出來的保險車聯網的市場,實際上到今年基本上這塊市場又開始停下來,到底能產生多少的保險,事實上保險公司這塊也不是太認可。
乘用車后裝市場來說,傳統的有賽格等。從現在的用戶數量來看,整體出現了一些弱勢或者呈下降趨勢,從這些角度來看,目前車聯網還處于初級階段,缺少了殺手級的應用,用戶對車聯網的接受的程度比較低,服務黏性不高,續費率也比較低。尤其是路況,實際上在移動互聯網的背景下,很多都是通過手機就可以完成的。關于商用車的車聯網,主要得益于政策目標強制性的策略,商用車目前的用戶比較多,但是主要模式是用于B2B的模式,而不是傳統的認為B2C真正意義的車聯網。我想它一方面是應付于交通監管部門的檢查,另一部分是用于車輛的監控,實際上和我們所理解的車聯網的服務可能還相差較遠。圖商通過移動互聯網的角度也在進入車聯網,因為越來越多的車主已經能接受用手機進行導航,而手機的導航地圖的數據更新也比較快,其實用起來也是比較好用。所以我認為隨著免費用戶的增多,相信圖商會逐步成為解決車主衣食住行的入口,進而實現車聯網的服務。當然還有BAT和其他一些互聯網都在爭相進入車聯網領域。
在車聯網這塊,我個人的感覺是還沒有完整、清晰的商業模式,盡管我們都說羊毛出在豬身上,但是實際上還是很難找到這個豬,它的商業模式還是處于非常模糊的,處于發展階段的初期。和互聯網一樣,概念很熱,但是沒有找到信息的商業模式,我想經過幾年的大浪淘沙,必然在這個行業中產生一些巨頭的企業。總的來說,車聯網是改變了人文或者是主機廠對車輛信息獲取的方式,這些信息通過后臺或者智能硬件、智能車輛的加工,必將改變人們對車輛使用的方式,比如現在的分時租賃,其實也就是一種用互聯網的方式改變人們對以前租賃業務的使用方式。
智能汽車的發展。車聯網其實本質上是獲得這些信息,但信息的加工處理和落地能給車主帶來多少的體驗,那最終還要通過智能汽車本身,所以智能汽車對這些信息的處理能力,包括它的云端的平臺,直接決定了用戶的完美的體驗。當綜合了自己的信息以后,智能汽車不再是單純的汽車,可能是一個智能的移動機器人。從政策層面來說,我認為工信部今年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其實也對智能汽車領域也做了一些闡述,希望完成汽車產業的轉型。智能汽車目前主要的參與者在我看來主要分兩類,一個是整車廠,一個是IT企業,車的形態可能會發生變化。整車占據了整個產業鏈的主導權,從標準、安全性和舒適性角度出發,歸地出發的角度還是為汽車實現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徹徹底底把這個車變得五花八門,我們的目的是不管怎么變,它都是一個車。IT業的企業聚焦于智能汽車,在我看來主要是用戶角度,要獲得更多的用戶和更多的數據,IT企業總體來說把汽車的數據納入整個大數據的產業鏈,因為IT企業有很多具有更強數據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能夠聚焦于整體的解決,直接到了用戶的衣食住行整個汽車的生命周期,包括這個車主整個在使用,在車上或者車下怎么樣生活,整個一攬子的解決方案。這是IT企業和整車廠的不同帶來的不同。
智能汽車現在發展速度也非常快,除了我們知道的這些巨頭企業之外,像寶馬汽車Mini也用了增強現實眼鏡,智能汽車最高的核心,我想集中體現在無人駕駛領域,包括主動安全、識別、交付,在無人駕駛領域是最高的體驗。我們國內智能汽車的發展,目前整體還局限在車聯網數據的收集這塊,數據收集、影音娛樂等,全景、碰撞預警、檢測等。一旦和控制系統結合起來,可能主動安全就會大大提高,但這里面技術難點還是非常大的。無人駕駛這塊包括主動安全、高效的動態交通,還有節能環保,相對處于落后的地步。尤其電動車領域,我想國內發展也是非常快的,這方面非常有希望彎道超車的。智能汽車的關鍵技術,可感知性,各類傳感器對信息的收集。可連接,就是我們通常講的連接的車聯網,車聯網把這些信息和車的連接,車與路的連接,車與手機、車與后臺,各種連接,不管通過什么樣方式。經過連接以后進行控制,最終實現人性化的讓車主接受。這些關鍵技術今年也于是非常快,我以上列舉了一些新命題,都是2015年新發的,針對智能汽車發布的一些技術。
總的來說,智能汽車包括它的關鍵技術是汽車發展史上重要的關鍵結點。為什么今天談到智能汽車呢?我認為它是我們對車聯網的一切美好愿望的支撐點,所有對車主的安全或一切的想象,最終歸結為要對車的控制這塊。所以智能汽車非常重要,也是我們成為制造強國最重要的一環。我們現在做的事情目標是希望把汽車連接起來,連接起來以后能與各種物體,車、人、車路等等結合,這樣就賦予車新的生命,不管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把它結合起來。主要的目的是完成一個數據的采集,分發給需要使用的人。這里也包括一些音頻、視頻和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加工,包括我們自己也會對這些數據進行加工,完成一些主動安全和個人行為分析,比如說這些圖像的處理,反饋到車里,來提高主動安全和車輛安全。僅僅依靠車的計算,特別是動態交通這塊,可能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一些關鍵技術是數據的存儲,還有后臺的大數據的整個處理的技術。將這些信息經過加工以后,那么來進行預警、判斷和控制。
總的來說,我認為汽車的內部連接包括外部連接,都帶來了很大的市場機遇,尤其現在整車廠在前裝上都上車聯網項目。所以我認為它的市場機遇非常龐大。車聯網和智能汽車組成非常重要的角色,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這個市場、這個事業更推一步。謝謝!(根據演講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