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自動駕駛、一張卡從高鐵刷到地鐵、點一下手機就能獲得所有出行信息……通過智能交通的發展,這些憧憬很快將成為現實。記者昨日從2014中國智能交通年會上獲悉,來自全球各地的500多名專家學者對智能交通的發展提出構想,依托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智能交通已進入井噴期,截至2015年,中國智能交通產業總體規模有望超過1000億元,而廣東正在加大智能交通的投入。
此次年會中,“大數據”成為提及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據介紹,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及4G技術的普及,2030年中國將實現汽車無人駕駛。大數據還將催生新一代鐵路運輸系統,能夠自主檢測設備運行狀況和自主診斷、自主更新升級。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劉曉華在年會中介紹,大數據是智能交通發展中的關鍵因素,廣東將以此進行智能交通改革。“運用大數據,提供一票到底的出行鏈,一張IC卡刷遍高鐵、的士、地鐵和公交,還要提供一單到底的物流鏈,一張單從工廠、海關、貨運、倉庫再到零售商。”
此外,下一步廣東還將開發交通數據APP應用,建設指尖上個性化智能交通服務系統。建成后僅需一個移動終端,就可以同時提供車(船)主服務、出行服務、物流服務、誠信服務和交通增值服務。
將來市民若使用這款移動終端,相當于一次性安裝了導航、餐飲、售票、物流查詢等軟件組成的“大禮包”。出門前,它會根據用戶的日常的行車路線和習慣,提前播報沿途的路況信息,預測出行所需時間。當發現交通擁堵時,它會指導用戶就近換乘地鐵、公交等不同交通工具,并實時顯示公交車的站點和位置。此外,還提供飛機、客運、鐵路、客輪的售票服務。抵達目的地后,還能通過它查詢附近的餐飲、娛樂、旅游等個性化信息。
此外,移動終端還具備“電子健康檔案”功能,匯集各維修企業上傳的維修電子檔案,提醒車主按時維修。車主可以通過終端查詢查看各個汽修公司的大眾點評、維修技術打分和誠信等級。如果遇到交通事故,也可用終端發送救援信息。對貨運車主而言,它則相當于一款物流追蹤器,能夠實時查詢貨物流向、貨運車船、貨運碼頭的信息。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