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車道全面覆蓋
智能交通系統是著眼于交通信息的廣泛應用與服務,提高既有交通設施的運行效率。智能交通的研究和推進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但ITS作為跨世紀的經濟增長點和交通系統建設必然選擇的重要性已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十二五”規劃更是突出了物聯網智能交通的地位。
智能交通是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為交通運輸來服務,它的基本特點是利用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分析和利用為交通參與者和管理者提供一種高效的和多樣化的服務。智能交通系統也是建設城市綜合交通系統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現有交通設施的效率、減少交通擁堵、減少交通環境污染,保證交通安全和提高運輸效率。
目前在城市智能交通領域,北京、廣州走在我國前列。北京市智能交通建設經過幾年的努力,在公交車、高速收費、智能停車、電子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ETC車道全面覆蓋
目前,北京市高速公路ETC系統已經成為我國ETC運用規模最大、覆蓋最廣、使用效率最高的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北京市高速公路ETC車道已達到412條,ETC的用戶已經超過100萬,達到了107萬用戶量,通過ETC電子收費交易的交易量已經占到高速公路收費量的30%以上。
據葛昱介紹,從2010年9月28日北京市就啟動了北京市、河北省和天津市的高速公路ETC聯網收費示范工程。北京市ETC的客戶網點覆蓋了所有遠郊區縣,并建設了呼叫中心、短信、客服網站、移動充值平臺。下一步考慮逐步推進ETC系統的建設,加入山東、山西等省市,進一步擴大以北京為中心的ETC聯網范圍,同時盡可能地為廣大的高速公路客戶提供多元化的便利服務。
叫車軟件效率提高
據了解,自北京市出租車電召平臺推出以來,日常每天電話叫車約4000單,總體的成功率是70%左右,4小時以上的預約成功率能夠達到95%以上。北京市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副主任陳智宏介紹說,目前的數據距離目標還有一定差距,不過正往好的趨勢發展,"因為剛開通的時候它的總體成功率不到50%,4小時以上預約成功率只有68%。"
市民在逐步習慣電話叫車,這是非常好的趨勢,未來的計劃是希望能實現接單量每天1萬次。除此之外,關于手機打車,現在也已經有搖搖招車、滴滴打車等手機叫車軟件完成了與全市統一平臺對接,并已上線試運行,這些將為市民打車提供更多選擇。
"我們希望減少出租車的空駛率,然后提高它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逐步地從繞馬路向定點候客方向轉變,你電召我再出去接,避免一些無效出行。同時,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務,讓市民感受到公共交通出行的便利,吸引市民從自駕方式轉移到乘坐公共交通或者打車出行,這個才是真正的可持續的發展。"
公交車衛星定位
公交車衛星定位
在公交的智能化方面,北京市建成了公交衛星定位調度系統、路口公交的信號優先系統、公交樞紐的集中調度系統和可視化管理系統,還包括大容量快速公交BRT的智能系統,這些信息化或者智能化的系統,極大地促進了市公共交通的運營服務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
有網友提出建議,多建設智能公交電子站牌,可實時顯示車輛到站時間或者是能用手機等終端去隨時查詢。陳智宏回應說,近期會推出手機公交信息服務,現在已經完成了第4次的路測,年底前應該有77條線路會首先推出這項服務。
據陳智宏介紹,如果京內近700多條公交線要實現全面覆蓋,需要許多硬件條件,目前2萬多輛公交車中只有1.2萬輛有衛星定位的數據,這個項目已經立項招標,預計2015年年底能夠全覆蓋。公交的電子站臺服務未來也會成熟一批推出一批,最終實現車輛的全覆蓋。
智能交通向智慧發展
2012年年底,市交通委就啟動了省際客運實名制聯網購票工作,陳智宏說,鐵路、火車票、包括機票現在已經實現了實名制,實名制能帶給人們非常顯而易見的好處,它不僅能夠規范經營、運輸等,也能夠給大家提供更多便利。
另據悉,目前北京市的軌道交通發展迅速,共有17條線路、270個車站在運營,總里程為456公里,最大日客運量已突破了1100萬人次。
針對軌道交通的故障問題,陳智宏說,軌道交通故障的應預案分得很細,并有一套監控網絡和調度網絡去處理這些突發事件,"我們希望最好5分鐘之內解決延誤,如果說站內乘客較多,我們希望1小時能疏散人群,盡量避免出現2小時以上大規模人群滯留的行為。"
下一步,將實現交通運輸及重點行業管理和服務的信息化100%覆蓋,重點推動服務于百姓、能為百姓出行提供更多效率、更多便利的智慧交通系統建設。同時,將交通數據的分析和運營技術,同交通運輸服務的實踐相結合,來為市民提供更多為民生、貼心、貼身的服務。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