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多數人眼中,米其林是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商,但米其林卻不愿局限于只和橡膠打交道。當年,生產地圖的米其林曾為谷歌導航系統貢獻過地圖資源,錯過了轉型的市場機遇。如今,米其林正積極地擁抱互聯網,試圖走在智能交通產業的前沿。
在多數人眼中,米其林是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商,但米其林卻不愿局限于只和橡膠打交道。如果你出國旅游,第一項準備工作可能是購買一本米其林的旅游指南,之后應該查查國外有哪些米其林星級餐廳,好解決你的"吃穿住行"問題。令人佩服的是,米其林總能把輔業做到第一。
在全球頗具影響力的必比登挑戰賽,可以說是米其林每年都要做的"偏門生意"。今年11月,第12屆必比登挑戰賽將來到成都。
米其林集團戰略規劃及可持續發展高級副總裁、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主席歐立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保持了他一貫的"跑題"風格。這位法國人沒有談到一句跟輪胎有關的話,而是向記者們展現了自己心中的智能交通和新能源交通藍圖,試圖告訴大家,米其林的城市交通解決方案,有關部門"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感興趣。向政府建言,樹立行業標準,恐怕才是米其林最真實的目的。
今年在成都舉辦的必比登挑戰賽,提出了"Mobility"概念。歐立偉說,這個英文單詞包含兩個含義:一是針對傳統的移動性做出更新,讓它有一種新的生命力;二是開發出更多的創新內容,如建立車輛和道路信息系統。
"傳統范圍內的交通運輸生態系統,是由轎車、卡車、客車和自行車等道路交通,以及軌道交通、空運等非道路交通構成的。它們都需要兩個方面的支持,一是技術,如西門子、博世這些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二是能源,如中石油、中石化等提供能源的供應商。"歐立偉說,在新時代背景下,出現了延伸的交通運輸系統,包括IT系統和電子化系統,車聯網就是在這個環境下誕生的,現有的交通生態必將發生改變。
在必比登挑戰賽上,有一個大型研討會,這個會議通常被看做是米其林聯合各大產業向政府建言的平臺。歐立偉介紹,這個有18個主題的研討會,是由知名汽車公司、IT公司和政府機構的專家主持的,核心話題包括智能電網、燃料電池和電動車技術、可循環經濟等。
值得一提的是,必比登挑戰賽基本是由米其林自費的,總花費約為500萬~700萬歐元。歐立偉說:"要說服董事會和股東支持我們拿出資金,取決于我們公司長久以來的理念。我們認為,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有很多新的東西出現。米其林必須有足夠的危機意識,適應新的環境,而不只是停留在傳統業務當中,否則公司會成為一個失敗者。"
在本屆必比登挑戰賽上即將推出的綠皮書,在3月份曾推出首個簡化版,提交給國務院發展論壇,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饋。歐立偉相信,以車聯網和新能源為代表的交通解決方案,將顛覆現有的交通生態,這也是政策制定者們不得不考慮和重視的。
當年,生產地圖的米其林曾為谷歌導航系統貢獻過地圖資源,錯過了轉型的市場機遇。如今,米其林正積極地擁抱互聯網,試圖走在智能交通產業的前沿。或許,今天的偏門,就是明天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