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0日下午,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對外宣布,旗下打車軟件“嘀嘀打車”即日起正式更名為“滴滴打車”。小桔科技方面表示,此次品牌更名,是出于公司長遠戰略發展的需要。
嘀嘀打車5月20日對媒體宣布,公司名稱正式變更為“滴滴打車”。對于更名的原因,小桔科技CEO程維解釋稱,30%的媒體與60%的用戶都比較習慣用“滴滴打車”這個名字,公司之前內部也有過討論,現統一認為,新名稱更有利于公司長遠展覽發展。
根據小桔科技的官方解讀,更名為滴滴打車,有兩個用意,一為滴滴與嘀嘀諧音,較為順口;二為取“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之意。
程維透露,很多人會認為此次更名是因為嘀嘀打車的商標糾紛,但實際上并非如此,“'滴滴打車'這個名字我們在一年之前就已向商標局申請,一個月之前商標申請正式獲批。”
之前,杭州一家名為妙影微電子有限公司先于小桔科技注冊了“滴滴”商標,小桔科技之后申請“滴滴打車”商標,二者申請商標類別均為第9類“計算機程序(可下載軟件)”。昨日,妙影微電子宣布,起訴小桔科技商標侵權,要求小桔科技停止使用商標,并賠償八千萬元。
對此,程維表示,之前嘀嘀打車與杭州妙影微電子的“嘀嘀”商標并不構成侵權,對用戶也不會形成誤導。小桔科技也已經通過司法渠道對侵權行為進行復議,目前尚無復議定論。
“產品上線兩年時間中,更多的用戶會選擇'滴滴打車'這個名稱,基于用戶的使用習慣選擇改名;第二,嘀嘀打車一開始取義為喇叭聲,但現在公司更傾向于取義為'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程維表示。
另外,滴滴打車最近停止了對用戶的補貼,對于是否擔心用戶減少的問題,程維表示,在線打車占整個打車市場還不到10%,離天花板還很遠。之前補貼階段交易量最高為1500萬單左右,補貼停止后目前交易大概300多萬單,仍為國內在線打車最大平臺。“補貼有開始,就一定有結束,補貼結束后,擠掉有水分的用戶也不是壞事”,據程維介紹,在線打車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在出租車行業中,大范圍普及了在線支付方式。
程維透露,5月22號公司會出臺最新的營銷措施和優惠手段。另外,“滴滴打車會很快進入在線拼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