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民用化,是我們不斷討論渴望得到突破的課題。我們等待著北斗應用真正走進受眾生活那一天的到來。這一天未料想如此迅猛的到來。北斗系統提供的定位、導航、授時、短報文等服務,在交通運輸、氣象、漁業、林業、測繪、應急救援等領域的應用逐步成熟,社會、經濟效益顯著,隨著大眾車載、智能手機等應用逐步面市,北斗導航正在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
在11月11日召開的“推進北斗系統在大眾領域的規模化應用”研討會上,據專家透露:今年年底之前,搭載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系統的智能手機將進入市場。這將是北斗系統民用化的一大突破。據介紹,目前北斗系統在車載導航領域已經有所應用,但整個“北斗”產業還沒有實現產業化規模,相關產品的價格也偏高。
在昨天的論壇上,有來自企業界的專家透露,“隨著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的日漸成熟,目前國際上不少知名廠商已經開始研發基于北斗系統應用的芯片,有了芯片,內置北斗導航系統的智能手機就有可能在年底之前面世。”據了解,在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的推動下,目前企業界已經成立了一些“聯盟”機構,共同推進北斗民用化進程。“中國北斗車載應用產業聯盟”就是其一,由來自北京、廣州、深圳的44家電子科技企業組成。
按照今年9月26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國發展北斗導航系統分為兩步走:第一步建立覆蓋本土以及周邊的區域系統,這一步已經在去年實現;第二步是到2020年建立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對國內衛星導航應用市場的貢獻率達到60%。屆時,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在這期間,推進北斗系統在大眾領域規模化的應用成為重要的工作之一,而汽車信息服務和智能手機應用是北斗系統民用化、產業化的突破口。
但是,北斗的民用化進程還剛剛起步,真正與GPS相較高低還維持尚早。據北斗應用推廣與產業化專家組組長施闖教授介紹,北斗系統已經在測繪、電信、水利和國家安全等領域發揮作用,但在民用領域產業化、市場化程度還不夠;尤其是和GPS系統相比,在高精度定位、功耗、價格方面還處于劣勢。相較于GPS所占的市場份額,北斗導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