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大陸預計有600-800個城市建設"智慧城市",產值預估達2萬億元人民幣,這是一塊超級大餅,燃燒著兩岸物聯網業者的強烈欲望。"智慧城市"究竟是咋回事?它與物聯網有何關聯?物聯網又指什么?9日,兩岸約400名業界人士齊聚臺北,就這些熱門議題展開腦力激蕩。"兩岸物聯網業有充分的互補性,如果合作得好,絕對有機會出現超越喬布斯(蘋果創始人)的人,因為他已經死了。"北京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張建寧風趣地說。
智慧城市"看上去很美"
智慧城市,形象地說,就是城市中的各種東西都是有智慧的。沒有大腦的事物,怎能變得有智慧呢?物聯網做的就是這檔事,它要讓城市交通、物流、環保、安全、建筑、生活等各類設施變得"聰明",手段是在各類設施上面安裝感測器,這些感測器通過互聯網連結到云計算平臺,云計算的背后是巨量數據支撐。
這樣一來,你透過手機或其它終端設備,可監控到千里之外的家中是否有小偷破門而入,觀測到家里冰箱哪些菜存放幾天了。
臺灣資訊工業策進會副執行長何寶中介紹,目前全球各地的物聯網建設以智慧城市為主體,未來5年全球城市人口將占到總人口70%,城市人口急速增加,使城市管理與服務面臨巨大挑戰,智慧城市要讓城市管理與服務智慧化,解決交通擁堵、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一系列問題。
不過,張建寧秘書長指出,大陸智慧城市市場非常巨大,但這個市場區域化、碎片化很明顯,各區塊分割嚴重,"看上去很美,不容易吃到"。突破碎片化的最佳途徑是提供專門服務的規模化,例如只做智慧節能一項,在碎片區域中橫向整合形成規模化。
臺灣優勢在設計制造和服務體驗
感知中國物聯網商會聯盟執行會長盧九評表示,當前大陸物聯網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并極可能引領全球物聯網趨勢。臺灣的電子設備制造水平世界領先,如果結合大陸廣闊的智慧服務需求,未來空間無限。
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朱洪波解釋,互聯網的特點是以網絡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補充;物聯網的特點是以網絡業為支撐,以信息服務業為龍頭,以設備制造業為補充,是互聯網基礎上的傳統產業服務智慧化。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物聯網不是一種新的網絡,它只是互聯網的延伸,由虛擬世界向實體世界延伸,包括傳輸網絡、終端設備、信息服務等環節,兩岸業者在三環節中可優勢互補,尋找合作機會。
物聯網時代正向你我招手
從哲學層面講,世界萬物是普遍聯系的,如今物聯網把哲學層面的普遍聯系落實到實際層面,從抽象意義落實到可感知可觸摸的活生生現實。
朱洪波說,世間萬物原本是一個個信息"孤島",物聯網把這些"孤島"融合、協同起來,匯聚到統一的數據平臺,再據此建成統一的應用、服務平臺,透過統一平臺,讓一個個事物很有智慧地為人類服務。相比網絡商店由人們提供產品,物聯網則是通過網絡讓事物提供服務,是一種有智慧的"服務商店"。
感知中國物聯網商會聯盟會長劉海濤說,人類起初只有物質世界,后來增加了精神世界,互聯網時代又增加了虛擬世界,物聯網時代則把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融為一體,讓虛擬回歸到實體。這就是網絡的力量!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