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市公安交警部門了解到,8月3日至4日周末,我市再次迎來車流、人流高峰。針對旅游旺季交通高峰的到來,交警部門從8月3日開始實行了新的勤務模式,按照遠端管控理念,切實加強全市區域聯動機制的落實。記者了解到,新的勤務模式實施后,市區交通的通行效率提高了約10%。記者楊海濤通訊員周江波欒心龍

棧橋至五四廣場省14分鐘
從8月4日的交通情況來看,市區交通壓力得到了有效緩解,據測算,從棧橋至五四廣場單趟用時28分鐘左右,較前一個周末縮短了14分鐘,交通提速明顯。
上個周末,交警部門共出動警力1960人次,在市區及周邊區域設置執勤崗位370處,合理布局拖車點,設置事故快速處理崗位50處,加強對各堵點的疏堵力度,查糾各類交通違法行為2200余起,其中,大客車交通違法302起,亂停車1100余起,占用公交車道行駛71起,市區未發生死亡道路交通事故,新勤務模式效果明顯,有效確保了我市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和整體順暢。
智能交通應對路堵
據了解,8月4日9時起,進入市區車輛開始增加,東西向杭鞍高架路車輛增多,南北向福州南路及燕兒島路車流量增加,山東路雙向過延吉路路口車流量偏大,香港路、東海路路況相對平穩,萊陽路、太平路、南海路、五四廣場等各景區門前游客數量較大,山東路橋上至南京路下橋口車流密集通行緩慢。
交警部門負責人表示,雖然新勤務模式顯現出初步的成效,但影響交通的客觀因素不斷增加,交警部門將從信號配時、交通設施、事故處置、科技應用等多個方面,研究勤務改革配套措施,加快智能交通建設步伐,形成長效警務機制,對交通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盡可能地做好疏堵保暢工作。
4日中午,中山路一帶客流猛增,交通壓力也隨之出現,但總體較此前順暢不少。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