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18日召開“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試點示范推進會”,明確提出要制定實施交通運輸綠色循環低碳科技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加大交通運輸綠色循環低碳科技研發與推廣,加快智能交通與信息化建設。
此次會議提出了明確的量化指標。即,到2020年,與2005年相比,交通運輸行業實現營運車輛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碳排放量分別下降16%和18%,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0%和22%,城市客運單位客運量能耗、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6%和30%。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交通部發布了《2012-2020交通運輸業智能交通發展戰略》,也是中國第一部以政府文件形式發布的智能交通戰略,標志著智能交通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
據上證報報道,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智能交通的網絡一步步擴張,未來巨大的市場空間令人期待,相關上市公司如銀江股份(300020,股吧)、數字政通(300075,股吧)、皖通科技(002331,股吧)、浙大網新(600797,股吧)等有望從中受益。
【行業研究】
中金公司:智能交通行業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和運行效率需求快速增張
投資亮點
智能交通行業在新型城鎮化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承載能力并提升城市的運行效率,正在迎來加速發展階段,行業年均成長將達到30%~40%。從成長性和盈利確定性兩個角度,建議重點關注視頻監控和ITS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兩大板塊的投資機會。ITS系統集成板塊標的推薦易華錄(300212,股吧)、銀江股份和中國智能交通(H)。
發展趨勢:
智能交通的核心,在于解決城市道路擁堵和出行安全問題,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和運行效率。研報認為,擁堵的核心在于城市通行能力增長有限(3%~5%)而需求增長過快(10%~15%);交通事故的核心在于出行者和駕駛者素質的提高跟不上城市化和機動車發展的進度。在傳統手段無能為力或性價比過低時,智能交通迅速從幕后走到臺前。
從發展階段角度,我國目前仍處于智能交通的初級階段,需求主要來自增強政府的監管能力。推動因素主要來自于增強政府的監管能力,交通監控系統和集成交通指揮平臺在這一階段迎來需求的爆發和行業的快速增長。
從行業格局角度,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智能交通行業偏“硬”偏“散”。規模來看,美國、日本的智能交通行業收入分別達到1118億和377億美元,而我國不到380億人民幣。格局來看,海外較為集中,項目實施、軟件和信息服務占60%~80%市場份額;我國仍以硬件投入為主,占比達到80%以上,并且非常分散,龍頭企業整體份額低于1/4。
從成長空間角度,預計十二五期間保持35%的增長,2015年后迎來量變向質變轉換的關鍵階段。研報預計2015年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城市智能交通板塊年均增速達到35%。2015年后,隨著信息基礎設施和傳感技術的完善,智能交通將開始向車路協作系統和出行者服務系統轉型,并成為催生和帶動物聯網行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從經營風險角度,政府對企業的資金占用現象普遍,政府還款是關注重點。由于需求主要來自政府采購,強勢的地位使得回款進度往往較慢,對企業的資金占用現象較為普遍。但從中短期的情況來看,研報認為政府還款風險仍然可控。
從板塊機會角度,建議關注視頻監控和ITS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理由主要在于:1)把控住了核心客戶端和核心產品端,需求增長快且盈利確定性強;2)市場份額集中趨勢確立并且競爭格局相對健康,已經出現明確的領軍企業。
綜合日美發展歷程,我國的智能交通將走向何方?參照美日經驗,第一個10年提升ITS系統和車載系統的覆蓋程度,第二個10年向車路集成系統探索和發展,第三個10年剛剛開始,核心在于進一步實現規模化和產業化,推動車聯網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智能交通體系的出發點集中在為出行者的安全和效率服務,這與我國主要對政府服務有所區別。
估值與建議
除了視頻監控行業的海康威視(002415,股吧)和大華股份(002236,股吧),研報建議關注ITS系統集成板塊的易華錄(300212.CH,“推薦”),銀江股份(300020.CH,“推薦”)和中國智能交通(01900.HK,“推薦”)。研報認為,新一屆政府上任、新型城鎮化推進以及新交規開始執行,將使得智能交通行業的增長具備超預期機會,成為行業進一步增長的催化劑。
風險
1、宏觀經濟增長不及預期,政府財政預算下滑。2、還款風險、資金占用風險和經營活動現金流風險。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
【概念股解析】
銀江股份(300020):交通信息流標準實施,智慧交通業務受益明顯
來
源:
山西證券(002500,股吧)撰寫時間:
2013-05-31
事件概述:
《城市交通流信息采集與存儲》國家標準2013年6月1日正式實施。據2012年中國國家標準第41號標準公告,由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銀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工業大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為主要起草單位申報的《城市交通流信息采集與存儲》國家標準獲準發布,于2013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
投資要點:
城市交通信息流標準實施,公司智慧交通業務受益明顯。城市交通流信息國家標準的實施,對城市智能交通相關企業將產生積極影響。公司作為標準的制定者之一,通過自身所擁有的城市智能化系統技術,與物流等服務結合,能有效增強城市綜合服務能力。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公司智慧交通業務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從而,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新訂單穩定增長,華東地區依賴度依然較高。2013年一季度,公司新增訂單4.46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千萬元級項目訂單2.8億元,為2013年的業績快速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從訂單的分布情況看,新增的4.46億元訂單中有2.14億元訂單來自華東地區,接近一半,華南地區新增訂單0.18億元,西南地區新增訂單0.61億元,西北地區新增訂單0.61億元,華北地區新增訂單0.49億元,對華東地區的市場依賴依然較高。為降低對華東地區的依賴,公司不斷加大營銷網絡建設的投入力度,基本建成全國范圍的營銷網絡布局。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維持“增持”評級。公司訂單的穩定增長以及全國營銷網絡的建立有望在未來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以當前22.67元的股價計算,市盈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但在“新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相關業務有望出現快速增長,維持對公司“增持”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華東地區市場依賴程度較高帶來的經營風險
(《證券時報》快訊中心)
【概念股解析】
數字政通(300075):數字城管空間仍可觀,進軍“智慧城市”
來
源:
長江證券(000783,股吧)撰寫時間:
2013-05-13
優質的數字城管龍頭。數字政通首創研發了“北京市東城區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目前,公司已經為全國200多個城市實施了數字化城市管理解決方案,市場占有率超過50%。公司作為優質的數字城管龍頭,具備以下優勢:1、具備行業先發優勢及標桿項目案例;2、是數字城管行業的標準制定者,因而公司軟件產品化程度很高,能夠長期保持50%以上的高毛利率和30%以上的凈利率,遠高于一般項目型公司。
數字城管進入加速推廣期,空間仍可觀。一方面,按照住建部要求,未來3年實現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地級城市全省覆蓋,其他地區5年完成數字城管全省覆蓋,因此數字城管仍然有巨大的潛在市場空間;另一方面,數字城管單體項目從以往的幾百萬,上升至1000~2000萬水平,推升了數字城管市場規模。預計公司仍有2/3(約10億元)的數字城管市場尚未開發,空間依然十分可觀。
縱橫延伸,數字社管開啟另一片“藍海”。橫向上,從數字城管向城市應急調度、地下管線管理、社會民生服務及交通停車引導系統等城市管理的各個領域延伸,由此創造出數倍于現有數字城管的市場蛋糕;縱向上,由數字城管延伸到數字社管,非常契合政府“維穩”需求,這一市場的興起有望為公司開啟另一片“藍海”。2012年公司數字社管業務已在數省落地。預計2013年數字社管標桿案例將在全國多個省份落地,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延伸產業鏈轉型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商,進軍“智慧城市”打開想象空間。一方面,公司上游向數據普查及采集延伸,下游向運營服務延伸,積極向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另一方面,收購漢王智通進軍“智慧城市”,打開想象空間。未來不排除公司在智慧城市細分領域繼續進行外延式擴張,屆時外延式收購將成為公司業績與股價的重要催化劑。預計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別為1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