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城市化水平和私人小汽車保有率較低,但城市人口密度高,交通需求量大。隨著全球范圍智能交通技術研究的興起,我國也加快了對智能交通技術研究的步伐。
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城市化水平和私人小汽車保有率較低,但城市人口密度高,交通需求量大。由于歷史原因,中國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十分薄弱,因此造成交通擁擠十分嚴重,給城市居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與此同時,高密度的城市用地使得城市建成區難以通過大幅度擴大道路通行能力來改善交通狀況。在這樣一種情形下,ITS在中國的應用是十分迫切的。
我國在ITS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但隨著全球范圍智能交通技術研究的興起,進入20世紀80年代,我國也加快了對智能交通技術研究的步伐。ITS可以通過提高交通系統效率來降低交通擁擠,同時又避免修建大量道路帶來的征地、拆遷和其他嚴重環境影響。必須指出的是,中國大城市交通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對ITS技術在中國的應用有直接的影響。一方面,北京、上海、沈陽等大城市陸續從國外引進了一些較為先進的城市交通控制、道路監控系統;另一方面,國家加大了自主開發的步伐,如國家計委、科技委組織開發的實時自適應城市交通控制系統HT-UTCS,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市交警總隊合作開發的SUATS系統等;1998年交通部正式批準成立了ISO/TC204中國委員會,秘書處設在交通智能運輸系統工程研究中心,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智能運輸系統的標準化活動,現在正進行中國智能運輸系統標準體系框架的研究。此外,我國將從今年起在全國36個城市實施以實現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為主要內容的“暢通工程”,并逐步推廣到全國100多個城市。
ITS在全世界交通中的廣泛應用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在中國也不會例外。中國的特大城市將率先應用最新交通科技對城市交通進行有效的管理。中國ITS發展的重點是ITS在公共交通中的應用,其中電子收費、自動車票卡、公共汽車信號優先和發展快速公共汽車系統是最具關鍵意義的技術。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貨運交通的重要性將與日俱增。在發展快速貨運系統中ITS同樣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商用車輛運行的研究刻不容緩。
在中國有條件的城市,ITS發展可以快一些,交通管理項目在整個交通項目中的比重可以相對高一些。而在相對落后的地區,交通路網建設的比重可以高一些,以交通信號同步化為代表的低層次ITS技術可以先投入應用,等以后條件許可時再逐步引入先進的ITS技術。中國ITS的發展必然是呈梯度和破浪式的。ITS發展和國際接軌是一個發展趨勢。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