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公安部升級全國聯網交通違法處理系統。按新規,同一駕駛證在記分周期(1年)內,處理非本人所有的3輛以上不同號牌機動車的,或3名以上駕駛人為同一號牌機動車處理違法的,系統便會彈出“暫停辦理”的提醒信息。新規被通俗地稱為“1本3車”和“1車3本”。即一名駕駛員不能為3輛以上的車處理交通違法,一輛車的交通違法也不能由3名以上的駕駛員處理。
抓疑似“黃牛”缺解鎖細則
在北京市西城交通支隊服務大廳,雖然沒有張貼通知,但咨詢臺輔警和處理違章窗口的民警都證實,公安部新規已實行。一名交警介紹,新系統只是提醒窗口工作人員,來者可能是“黃牛”,并非不能處理。工作人員可以解鎖,但在確定對方真實身份前,誰也不會去解鎖。
記者從交管部門了解到,公安部此次和往常推出新舉措不同,沒有宣傳解讀。到底來者是不是“黃牛”,誰去調查?怎么調查?如何解鎖?尚無細則,也沒實例。
“黃牛”叫苦連稱不好辦
直接受到新規影響的,是代辦銷分的“黃牛”。
今年初,公安部提高了一些違法行為的記分分值,“黃牛”代辦銷分價隨即上漲。“黃牛”的日子明顯不好過了。記者在網上聯系了兩個銷分賣家,連稱“不好辦”。
“剛出新規定,過陣子再找我。”這些代辦者手中的駕照,大都來自于沒車的“本本族”。以前一本駕照能給多輛車銷分,只要控制在12分以內,等來年還能清零繼續刷分。網絡代辦者稱,手里的駕照數量有限,都是熟人湊的。“今后這行肯定不好干了,只能勉強和老顧客保持聯系。”
還可能受影響的是租車行業。
市民吐槽一刀切有尷尬
公安部出臺新的交通違法處理規定,有利于督促司機行車時遵紀守法,防止“黃牛”買分賣分。新規引發不少市民吐槽,一些車主認為此舉初衷雖好,但存在一刀切的尷尬。
車主王女士稱:“我平時常去外地出差,車子頻繁借給朋友,如果超過3人有違法記錄,都要我去處理嗎?這很不人性化。”
一家事業單位的辦公室主任張先生也有苦惱:“單位有5輛車,駕駛員輪班開,誰違法誰接受處理。按新規,每個駕駛員最多只能開3輛車,這很不方便。如果駕駛員自己家里還有車,或業余時間借開別人車而有了違法記錄,可怎么辦?”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