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寧波城區首批14條“綠波帶”投入使用。在這些路段上,只要控制好車速,能享受一路綠燈的“待遇”,通行時間比以往省50%。其實,“綠波帶”僅僅是“智慧交通”當中小小的一塊,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對于通行效率的提升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智慧交通”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但是,因為各種干擾因素的存在,“智慧交通”仍步履蹣跚。不久前,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邀請專家,請他們為我市“智慧交通”把脈。
“智慧交通”正在小步跑進我們生活
今年4月26日,城區首批共14條“綠波帶”投入使用。為了測試“綠波帶”的效果,交警部門選擇了在早晚高峰時段對福慶路進行試驗。試驗結果證明:車速較以往提高了約126%。
其實,早在“綠波帶”投入使用之前,其他一些“智慧交通”的成果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比如,大家很熟悉的高清攝像頭,其正式名稱就是新一代智能高清(視覺)交通違法抓拍系統。這套系統使用高清攝像機,每個高清攝像機可同時監測3個車道。當車輛在距離停車線還有25米遠的地方,電子警察就開始對其進行跟蹤,一有違法行為就會被拍下來。
還有去年投入使用的車輛查緝系統,只要車輛存在5條以上交通違法記錄未處理,一進入監控路段,系統就會自動報警。
干擾因素限制“智慧交通”大步發展
“智慧交通”正在小步跑進我們的生活,不過中間仍然存在著大量的問題。日前,記者采訪了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科技處高級工程師李賢達。李賢達說,就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來說,我市與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一樣采用目前世界上較為先進的自適應信號控制系統———澳大利亞的SCATS系統。
“這個系統能根據交通流量變化自動調整信號時間,但是我市的行人過街問題、非機動車左轉等等問題限制了系統應用的靈活性。交通飽和度超過極限時,再好的技術也要打折扣。”李賢達認為,要推廣“智慧交通”,前提就是路網建設和規劃一定要有前瞻性。
“人、環境、管理”三者缺一不可
針對我市“智慧交通”存在的各類問題,不久前交警部門組織座談會,邀請專家來為寧波交通把脈。
來自日本日產公司的專家河合洋稱,日本是個汽車王國,也曾因為道路整頓、交通安全教育沒有順利開展,一度導致交通事故多發。解決這些問題后,交通事故直線下降,通行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瑞典是全球公認的道路交通安全情況最好的國家。來自瑞典奧托立夫研發中心的陳永工程師說,這是因為瑞典在人、環境、管理三方面的工作比較到位,非交通部門也把交通安全當己任。所以,寧波要發展“智慧交通”,人、環境、管理這三方面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而美國福特公司專家KayeSullivan女士則認為,“嚴”才最重要。而德國走的是數據流,對每一個環節進行參數采集,進行研究分析后反饋給交通管理部門,避免類似的問題再出現。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