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在舊金山的莫斯康展覽中心,蘋果公司iOS負責人Forstall宣布在未來12個月的時間里,通用、豐田、克萊斯勒、本田、梅賽德斯-奔馳、奧迪、寶馬和捷豹路虎這八家主流車企計劃將蘋果公司的Siri語音控制功能整合到汽車應用中,支持EyesFree(免視)操作。其中通用汽車等三家公司已經確認或暗示了意向,最快有望12個月內投入使用。此消息一出就被各媒體迅速轉載,行業猶如平靜湖面投入顆顆石子,激起陣陣漣漪。盡管在超過兩個小時的發布會中只有不到兩分鐘提到了汽車,而且在Forstall平鋪直敘的介紹中臺下也沒有傳出之前發布新技術時的尖叫,但這卻阻礙不了蘋果正式向汽車行業掘金的步伐。而在這此前的3月份,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拿到牌照獲準上路;英特爾提出未來將著重發展汽車信息娛樂系統;IBM也將觸角直接伸向了汽車。越來越多的IT巨頭發力汽車領域,個個磨拳擦掌搶占制高點,讓競爭原本激烈的車載終端市場狼煙再起。未來,誰才是市場真正的主角?
一、智能手機迅速崛起
目前,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對于汽車行業,尤其是車載導航行業,已經開始顯露出受這種風潮所帶來的深刻影響。比如,論外觀,車載導航不如智能手機精致;論娛樂,車載導航不如MP4好玩;價格上呢也需要幾大百乃至數千元。同時,面對智能手機實時在線、可以通過應用軟件不斷增加功能的靈活性,車載導航儀似乎已無還手之力。導航市場一直上演群雄逐鹿,PND、車載導航、智能手機之間的爭斗此起彼伏。最先幾年是簡易型車載導航儀(PND)一家獨大,后來車載導航異軍突起;而近兩年,智能手機迅速崛起,車載信息終端也迎來了重新定義時期。首當其沖受影響的自然是PND,發展勢頭從往日的如日中天到現今的一落千丈。
德賽西威公司創新與產品管理經理徐建提到,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近5年沒有太大變化,而手機的變化是翻天覆地。比如導航,用戶覺得車載導航不如自己的手機導航好用,還有車載導航只有一種方式,而手機可以裝高德甚至是谷歌。讓車跟云連接起來,實現快樂駕駛。這樣,對消費者來說一則省錢了,二則熟悉手機所有的操作和界面,不需要再去熟悉車上的系統。
“從應用軟件的豐富、客戶粘性、使用攜帶方便、多功能、娛樂性、應用領域及范圍來看,智能手機都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深圳搭車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賴光程也表示。這與“業內人士指出,不少消費者認為地圖常新、能夠實時獲取塞車等信息的智能手機比內置型導航儀更為方便”的觀點不謀而合。
的確,隨著科技的進步,導航的功能開始在智能手機中普及,一些基于手機平臺提供的導航軟件功能十分強大。比如,2011年3月15日,新一代車聯網服務平臺——車音在線正式上線。此款基于智能手機客戶端應用的服務平臺,涵蓋了語音智能導航、實時路況、手機信息報等諸多功能,特別是在智能導航方面,車音在線與中國前裝車載導航地圖市場份額最大的高德軟件合作,對高德軟件地圖數據庫中的海量路名、地名、數千萬興趣點名稱的語音識別訓練,用戶只要通過語音指令,就能松實現查詢、設置導航目的地等任務。同時只要是蘋果iOS和安卓這兩大主流智能手機平臺的用戶就可以通過車音在線享受優質導航服務。
據報道,iPhone用戶利用手機自帶的GPS裝置,就能精確顯示車輛時速以及當前位置,早前被一些“豪車”吹捧的所謂“車輛抬頭數字顯示”功能,現在隨便一個iPhone用戶似乎都可以輕松實現。另外,谷歌和諾基亞都決定向用戶免費提供GPS技術。早在2010年1月,諾基亞公司就開始向智能手機用戶免費提供導航軟件OviMaps;另有數據顯示,高達4500萬用戶購買了具有GPS功能的Android手機。自此,智能手機的導航功能日漸普及。
低廉實惠的價格,便捷的使用方式,集諸多優勢于一身的智能手機單憑導航這一功能的“進化”就已經威脅到了傳統的車載終端產品。隨著中國市場的不斷擴大,智能終端產品銷售正呈直線上升。世界知名數據統計分析公司預計,2013年中國智能終端市場將會增長33.1%,2016年智能終端市場規模將達5.6億臺。而2011年全球的PND銷量為3300萬臺,比2010年的3800萬臺減少了500萬臺,到2016年預計將減少到2300萬臺。智能手機2011全年的出貨量卻為4.8億臺,2012年全球智能手機有望增至6.14億部,漲幅為35.8%,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二、車載終端奮起突圍
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汽車的保有量越來越高。官方2011年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0578萬輛,同比上一年增長16.4%;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7872萬輛,增長20.4%。汽車的發展,帶動了一系列關聯產業的崛起,車載終端已成為汽車的標配產品,因為在密封的車空間中,消費者更加迫切地希望實現人、機、車三維交互,車內設備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人性化、易控性的突顯智能。單就導航應用而言,相關數據顯示,日本的GPS系統車載使用率高達59%,歐美約為25%。2010年,中國車載GPS導航市場規模達342.7萬套,但相對于每年銷量超過1800萬,保有量超1億的的汽車市場,所占比率仍然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如此看來,終端導航市場的潛力絕對巨大、是一個生機無限的朝陽產業。
上世紀90年代的中期,從第一家進入導航產業的合眾思壯開始,我國企業正式涉足終端導航產業已有18年歷史。隨著汽車普及率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廠商進入這個行業。市場的品牌數量開始達到數百家,最高峰時達到1000余家,可謂“千帆競渡、百舸爭流”。
1、跨行業合作,奮起突圍
目前,隨著互聯網和車聯網的發展,IT大佬的強勢入侵,傳統車載企業奮起突圍。更多的企業選擇謀求行業間的合作,以爭奪更多適合自己的生存環境和獲利空間。比如,深圳知名企業伊愛高新與福建電信合作,運用電信的3G平臺網絡布局運營服務市場,為奇瑞、長安及東風日產的汽車用戶提供貼心服務。翼卡車聯網公司和索菱集團、善領科技簽訂合作戰略協議,體現兩種不同的合作方式。索菱集團的客戶可以體驗翼卡車聯網聲控導航和其他車聯網服務,進一步推動聲控導航功能在行業中的影響;翼卡車聯網的客戶享受善領科技的信息安全預警功能。
2012年9月5日,中國最大的GPS車載智能終端制造商深圳賽格導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中交興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主要基于全國的車載位置監控業務,包括客運、物流、危運、公交等行業車輛進行合作。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對促進行業規范化運營、降低運營風險和提高運營效率起著重要作用,更將有效提升車載終端信息化水平和整體競爭力。
與此同時,知名車載終端廠商銳明視訊為了順應當前車載終端的高清化、智能化趨勢,與海思合作采用Hi3510,并借助其快速地推出了適應多種無線傳輸方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