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布《2012-2020年中國智能交通發展戰略》
要聞回顧:
2012年7月31日至8月1日,由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和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主辦的第三屆智能運輸大會(ITSCC)上,交通運輸部科技司相關負責人第一次公開解析了《2012-2020年中國智能交通發展戰略》。
評論:
《2012-2020年中國智能交通發展戰略》提出,到2020年,中國智能交通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基本形成適應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要求的智能交通體系,實現跨區域、大規模的智能交通集成應用和協同運行,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務和高效的物流服務,為本世紀中葉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并明確指出推動形成智能交通產業這一具體目標。為實現上述目標,國家將重點支持交通數據實時獲取、交通信息交互、交通數據處理、智能化交通安全智能化組織管控等技術的集成創新。還將加快智能交通基礎性關鍵標準、應用服務標準的制定,推動標準貫徹執行和國際合作。《2012-2020 年中國智能交通發展戰略》對我國未來9年的智能交通發展目標、戰略重點、戰略實施策略和措施等內容方面進行了描述和介紹,是我國現階段智能交通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為未來中國智能交通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此戰略的發布,國內必將掀起新一輪的智能交通熱。
一年6星 北斗亞太區組網完成
要聞回顧:
2012年,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和“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向太空發射六顆北斗導航衛星并均順利進入預訂轉移軌道。其中,第十一顆北斗導航衛星是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我國今年發射的首顆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第十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和第十四、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是采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的導航衛星,這種發射方式是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采用,并且也是我國首次采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的兩顆地球中高軌道衛星;第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是亞太組網的最后一顆衛星,它將與先期發射的15顆北斗導航衛星組網運行,形成區域服務能力。根據計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于明年初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正式服務。
評論:
2012年是中國北斗發展極具重要意義的一年,自2月我國首顆組網衛星即第十一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大陸西部地區,包括西藏和新疆的大部份地區,得到北斗完全覆蓋,到10月25日,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表明我國北斗區域導航系統建設全面完成,與先前發射的15顆北斗導航衛星組網運行,形成覆蓋亞太區域服務能力,導航定位精確度在10米,測速精度為0。2米/秒,授時精度為50納秒。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于明年初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正式服務。盡管北斗起步晚,與GPS相比,還有諸多不足,但無論是基于國防還是民用,它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被國人寄予厚望。8年16星,北斗正以強勁勢頭追趕GPS,北斗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車聯網應用已被列為國家重大專項重要項目
要聞回顧:
?。玻埃保材辏保霸拢玻溉赵跓o錫舉行的中國國際物聯網(傳感網)大會傳出消息,車聯網項目已列為我國重大專項第三專項的重要項目。目前相關內容已上報國務院,一期撥款有望達百億級別,預期2020年實現可控車輛規模達2億。
評論: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和消費國,據專家預計到2020年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億輛,由此帶來的交通擁堵和交通安全壓力可見一般。中科院何積豐先生表示,設立車聯網項目的初衷在于公共交通安全。車聯網可以實現車、路、人及傳感器的交互,實時收集并發布車路環境信息,對車輛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和監管。車聯網是解決當下交通擁堵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是智能交通發展的重要領域,有十分廣闊發展前景。同時,我國在車聯網技術、發展模式及標準建立等方面存在諸多短板,這次以政府為主導的重大專項項目的設立,必將為我國車聯網產業帶來重大提升。而交通運輸部科技司相關負責人解析《2012-2020年中國智能交通發展戰略》時也指出將加快智能交通基礎性關鍵標準、應用服務標準的制定,推動標準貫徹執行和國際合作。
確定首批15個“公交都市”試點城市
要聞回顧:
2012年10月29日,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會議在深圳召開,提出全面實施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30日,交通運輸部李剛司長宣布“交通運輸部關于公布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第一批創建城市的通知”。北京、重慶、濟南、南京、石家莊、武漢、長沙、大連、哈爾濱、西安、鄭州、太原、烏魯木齊、昆明14個本次批準的城市,加上2010年11月11日批準的深圳,共15個城市入選第一批“公交都市”試點。
評論:
在智能交通行業中,智能公交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但從去年起相關管理部門就陸續出臺“十二五”智能公交發展的規劃政策,尤其是這次國家加大力度發展公共交通,公布第一批“公交都市”試點城市,并將在未來五年在全國建設30個“公交都市”示范城市,這一政策必將刺激智能公交市場的投資。從總投資規模來看,“公交都市”已公布的投資規模(包括1年計劃和5年計劃)就超過1200億,十二五期間要建設30個公交都市,加上一些未公布的投資,總投資至少會在3000億。分攤到與之相關的智能交通上,將是不小的數額。據悉作為"公交都市"領頭兵的"深圳",已完成"智能公交三年工作計劃"編制工作,把發展智能公交作為"公交都市"建設的重大工程;石家莊也在加緊建設基于智能公交信息平臺的公交電子站牌工程,并規劃把公交站臺建成wifi熱點,方便乘客搜索公交站臺、公交線路及運行情況;武漢將建設公共交通智能管理平臺及出行信息服務平臺。
王笑京獲世界智能交通大會杰出成就獎
要聞回顧:
10月22日,第19屆世界智能交通大會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究中心主任、交通運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副理事長王笑京在會上獲得大會最高獎項--杰出成就獎,并進入大會名人堂(itshalloffame),他是中國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評論:
誠如王笑京先生所說:“今天我能獲得這個獎項,是世界對中國智能交通事業發展成就的認可,因此這不僅是給我個人的獎項,更是給中國的獎項,是國家的強大和交通事業發展給中國智能交通界提供了機遇,是我國科技界、產業界和交通界多年共同努力的結果。”智能交通系統(ITS)是國際交通科技的前沿,也是交通管理和交通服務現代化的標志之一,中國從上世紀末開始研發和試驗,進入本世紀開始應用,近年來ITS已經成為城市交通的熱門,也是交通運輸提高效率和安全重要選項,屢屢獲得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智能交通的成就終于逐步得到世界認可。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