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大規模的城市信息化升級正拉開帷幕,更多的城市并且將建設智慧城市這一目標和任務列入了“十二五”發展的議事議程。根據賽迪數據,截至今年5月份,中國一級城市均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詳細規劃,80%以上的二級城市也明確提出了建設“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也是當今世界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城市信息化進程中的前沿理念和探索實踐,是對現有互聯網技術、傳感器技術、智能信息處理等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
根據建設部的統計,我國城市人均道路面積僅為10。6平方米,遠低于國外的15-20平方米,同時城市機動車保有量正以15%的速度增長,而城市道路的增長率則僅為3%左右。這一矛盾讓許多大城市都面臨交通不暢的問題。隨著城市化、機動化進程加速,城市交通擁堵已從一線城市波及至二三線城市,成為普遍現象,緩解交通擁堵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智能交通是通過電子傳感、視頻通訊等技術采集交通流數據,通過傳輸及集成處理,使之成為可用于指導車輛及行人出行的有效信息,從而對交通形成有效監管。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智慧城市進程的加快,智能交通日漸得到重視,各地政府不斷加大資入,今年上半年已經呈現出明顯的投資加速趨勢,行業投資規模從2008年的48。5億上升至2010年125億元,預計2015年將達到250億元,增長十分迅速。
智能交通建設水平主要由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水平、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交通服務需求等因素決定。基于以上因素,目前我國智能交通管理整體發展水平由東部至中部到西部,由南方至北方依次降低。近年來,隨著中、西部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智能交通管理系統行業的發展已呈現全國范圍擴散趨勢。
一、智慧城市建設對智能交通提出新需求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興起,城市大型綜合安防項目的增加以及安防監控智能化、網絡化的需求,不管是“高清"還是“IP",不管是云計算還是物聯網,單純的某類監控產品或領域技術已不能滿足智慧城市的全部要求,一體化、大融合趨勢日漸明顯。以廣東高新興股份有限公司所承建的某市平安城市項目中智能交通的需求為例,包括以下方面:
1、治安視頻監控系統、高清智能卡口信息系統等要與公安其它業務系統互聯。
2、智能交通卡口需將車輛捕獲、拍照、號牌識別、實時報警、測速、聯網布控、查詢、統計分析、白名單管理、實時顯示、日志查詢、、系統維護、值班備勤、短信(彩信)通知、預留與警用地理信息系統(PGIS)、警綜系統、綜合查詢系統、“三臺合一”系統等業務系統的關聯接口。
3、治安卡口過車信息和號牌信息等必須導入省緝查布控平臺數據庫,完成與省緝查布控平臺對接。并確保信號接入后系統的整體水平和抓拍率、識別率指標不下降。
4、確保卡口系統平臺穩定性和數據庫的備份,卡口系統過車圖片等信息存儲時間至少1年。布控、撤控、告警信息存儲時間至少3年。
5、市、縣(市、區)平臺必須為轄區公安機關各警種的信息化平臺預留通道或接口,實現系統間對接,并為其提供信息支撐。
從以上內容不難看出,以技術大集成為基礎的智慧城市建設使智能交通有了新的需求,目前智能交通需求有以下幾大特點:
● 業務互聯:智能交通要做的不只是讓交通更智能,它的電子警察、智能卡口等系統需要與平安城市、公安其它業務系統互聯,這就需要智能交通能與平安城市的監控和管理平臺最好能達到統一。
● 高清化:高清晰的圖片和視頻,是公路監控有效性的一個重要環節。有智能交通中高清視頻監控已成為必然趨勢。但不是簡單的換一個高像素攝像機而已,是整個系統、整套設備的升級,從前端視頻采集到傳輸、平臺、存儲、解碼、輸出、顯示、智能分析等各個環節都需要高清化。
● 智能化:人為干預減少,就是大多數工作由系統按照預置的算法或控制模型來自動進行,并能自行檢測故障類型并通過系統進行報警,便于系統管理,人工工作量大幅度減少。除了圍繞人、車、物、事件為核心的應用拓展之外,還將逐步強化對系統的運維管理功能
● 一體化:隨著車流量增大,車道增多,對前端設備拍攝范圍需求擴大,需要覆蓋更多車道數,但要簡化設備數量。所以,兼具卡口功能、視頻監控、車聯布控等功能的一體化智能交通系統成為未來的趨勢。
● 云存儲:由于智能交通自身所需涵蓋的內容增加,再加上需與其它業務的互聯,它所需要的存儲量大大增加,面對這種海量信息長時間存儲,只有云存儲方式能使之得以實現。因而安防系統與IT\CT融合的不斷深化,為滿足平安城市海量數據處理需求物聯網、云計算將成為重要支撐手段。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