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興起了以智慧城市理念為核心的新一代城市信息化建設高潮,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經有超過五十個行政區域明確提出了具有智慧城市意義的發展規劃,同時對智能交通的投資力度逐步加大,有機構預測,2015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將達到250億元。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的熱點項目,智能交通領域被視為“大蛋糕”。如何從熱火朝天的智慧城市大建設中挖掘商機,如何把握這難得的機遇,將成為智能交通企業未來幾年贏得廣闊市場的關鍵。
智慧城市,交通先行
工業革命以來,都把技術、產品等作為推動城市進步的杠桿。近年來,世界各國開始認識到,城市除了工業化、現代化以外,還需要向知識、信息、智慧的方向轉型。智慧的城市,意味著在現有的技術手段之上,在不破壞環境的條件下,充分發揮信息化和一體化管理的手段,推動城市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經濟社會發展發生深刻變革。以信息能力為基礎的智慧優勢已經成為決定一個城市品質的關鍵要素。
中國正積極推進的《智慧城市標準體系》研究將參照美國、歐盟、日本、新加坡、中國臺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智慧城市實踐經驗,對智慧城市建設成果進行量化計算,這一評價指標體系從智慧設施、智慧應用、智慧產業和智慧保障共四個方面對城市的智慧化程度進行總體評價,該體系不僅統籌考慮了城市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發展水平、綜合競爭力、政策法規、綠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因素,還包括了智慧化交通管理、醫療教育體系、環保網絡以及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市民文化科學素養等軟件條件。
何為智慧,智慧就是將道路交通信息及時有效地提供給交通管理者和出行者,能夠大大提高人們日常出行效率;高速公路收費站的不停車收費設備,不僅能提高繳費效率,還能減少燃油消耗和廢氣排放;汽車智能化設備能檢測車輛以及周圍的環境,使得駕駛更為安全。而這些,正是智能交通所實現的功能。
“十二五”期間,政府將加快發達城市建設智慧型城市、信息化城市的深度城市化。國內智慧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大規模的城市信息化升級正拉開帷幕,并帶來一場產業鏈的盛宴。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交通正是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抓手。近日交通運輸部公布了也《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出,在未來五年中國要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推進交通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運輸的現代化水平”。按照《規劃》的目標,未來我國的干線公路網重要路段和內河干線航道重要航段監測覆蓋率達70%以上,重點營業性運輸裝備監測覆蓋率達100%。此外,我國部省兩級公路、航道、港口、營運車輛、船舶等行業核心的基礎性、戰略性數據庫將100%建成。智慧城市建設給智能交通系統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