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地圖被認為是移動互聯網的入口之一。不管是大魚,還是小蝦,都對地圖業務虎視眈眈。高德地圖副總裁郄建軍稱,以后每個地理位置信息點打開都是一個小網站,將把高德地圖打造成一個類似淘寶的商業平臺。此舉可行乎?且先接下這兩盆冷水。
百度、阿里這兩個野蠻的守門人
有網友說,如果高德這么想,百度和谷歌一定笑了。本來谷歌地圖夠牛氣,不過考慮到國情,暫不予重點對待。百度作為PC端一霸,依靠下金蛋的搜索框,一直過得舒服又野蠻。但當移動互聯網兇猛來襲時,一個個百度小地主,除了現大洋,掏空了箱底也沒拿出個什么玩意兒來。于是,一會兒吵著要投資新浪,一陣兒嚷著收購UC,愁煞李彥宏了。不過,百度手機地圖終究算得上一個不大不小的安慰。
根據易觀公布的數據,到2012年第3季度,高德地圖以25.9%的份額占據中國手機地圖客戶端市場首位,百度地圖以19.1%屈居第二,排第三的圖吧地圖份額僅為9.5%。且百度增速明顯,較上季度提高近2%。以百度的財力,及其在移動互聯網端類似燒錢的推廣手腕,再多刷點機,趕超高德相信不是難事。此外,百度也正在免費讓商家標注位置信息,這與高德的淘寶夢直接業務重疊。但百度的年度利潤幾乎是高德軟件的30倍,這怕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抗。
百度的優勢在于技術,而阿里作為高德想要在移動端模仿甚至超越的對象,電商經驗令眾生望塵莫及。高德之前的業務,主要是純粹的地圖業務,約有六成收入來自于汽車的導航地圖內置。如今,高德想要成為一個移動端的互聯網平臺運營商,之前是和數得著的汽車廠商合作,現在卻需要面對數以萬計的商家,這中間的跨度不可謂不遠。從商業經驗角度來看,高德可謂奇缺無比。
互聯網資深人士李曉東表示,要是事情像他們想的那么簡單,這事兒早都應該有人做了。但確實攔不住他這么想,想想不犯法。高德是做地圖的,沒有做商業的經驗,地圖服務和商家服務是兩回事兒,想走出來,理論可行,但那是另一個范疇的事兒了,缺乏成功的保證。簡單點說,就是高德和商戶之間,還缺乏一個層級。
而且,與百度同樣野蠻的阿里,作為PC端的電商霸主,如果說“地圖+電商模式”這碗飯被一個小小的地圖商搶走了,馬云會不會吐血而亡?
互聯網入口的爭議
雖然現在很多的APP都已經結合了地理位置,但高德的設想顯然是另外一種形式。每個地點打開都是一個網站,讓其成為布滿小店的淘寶,這是高德的設想,這必然使得地圖成為一個非常重的產品,而在崇向輕產品的移動互聯網,無非是挑戰常識。
大家使用地圖的出發點,是找一個目的地用于導航,現在卻想讓用戶上地圖來購物,要么是挑戰要改變大家用地圖的初衷,即便是用來無聊時隨便看看,那么就是大眾點評已經在做的事情,這需要用戶的積累。而且,從用戶習慣來講,在地圖上購物能否成為主流、被接受的購物方式依舊存疑。
另一個,在翼碼張波看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爭奪入口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按照這個邏輯,大家拼命打算通過占據地圖入口,再展開各式各樣的商業模式,一樣也是可笑的,因為前提就可笑:你認為地圖是入口,消費者卻根本不把它當入口。
張波表示,互聯網商業渠道和內容是統一的,你要通過統一的渠道對商品進行引流,所以引流費很貴。但是,移動互聯網的本質卻是渠道的碎片化和內容的顆粒化。因此,你別想復制PC端現成的模式:霸占一個入口,有了流量干啥都行。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比如,之前你是進淘寶搜索,還是在淘寶東西,而在移動互聯網的O2O時代,你在一個地鐵口拍碼直接上淘寶的那款商品,連到那個內容,就是說引流渠道不在淘寶網站,而內容在淘寶網站。所以,首先是線下商家的閉環才是線上互聯網企業的閉環,內容的閉環才是渠道的閉環。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