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被引到危險路段暈頭轉向
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家住河北石家莊的小盧兩年前買了車,由于要經常到外地,路況不熟的小盧買了臺便攜式導航儀。前不久,小盧到外地出差,導航儀卻發生引導錯誤,導致他白白繞了50公里的路。在網上論壇,不少網友都發帖抱怨導航帶來的問題,定位慢、精度低、尋路難等等現象不一而足,有的產品還將車主引導到不通甚至是危險路段,導航的準確性及安全性深受質疑。央視記者在北京、石家莊等地進行了導航體驗發現,這些導航產品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導入禁行或不通路段、規劃不合理、繞路以及道路缺失等問題,有一臺導航還將記者指引到了一片廢墟。
中國電子商會汽車電子負責人楊光認為,導航推出來的路線,幾乎50%以上的線路不是最科學的,其中10%的比例已經造成消費者比較大的損失,比如繞行了3公里,甚至5公里,就是比較嚴重的問題。
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國家通信導航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選取國內13個主流廠家、18個型號的衛星導航產品,按照《衛星導航產品認證實施細則》在全國19個地區開展了實際認證檢測,主要檢測衛星導航產品的性能、路徑規劃、電磁兼容等10項指標,結果顯示,僅有3個廠家5款產品通過了認證檢測,不論是按廠家計算還是按產品型號計算,通過率竟然都不足30%。
盜版導航地圖一般都不會更新
專家介紹,此次檢測結果顯示出導航軟件和地圖已成為影響導航性能的主要因素。導航產品軟件編制的缺陷,會導致語音提示延遲、繞路、重復掉頭指令等現象,白白浪費車主的時間和燃油,很多消費者都曾經遇到過這種無奈的現象。
針對記者的體驗結果,專家表示,這大都是導航地圖惹的禍。導航地圖陳舊,或者使用了盜版地圖,都會導致被指引進入禁行或者不通的路段,有的導航儀還出現搜尋不到目的地的現象。記者了解到,國內不少導航地圖從過去的一年更新一次或兩次,到現在一季度更新一次,已經可以基本滿足車主的導航需求。而相當數量的導航產品依然出現道路缺失、導入禁行路段等現象。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導航產品安裝了盜版地圖造成的。
在北京和石家莊的部分汽車用品銷售場所,經營導航產品的店主都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有的產品安裝的是破解版的地圖,也就是盜版地圖。由于沒有更新費用,安裝了盜版地圖的導航存在一定的市場,而一些電子產品市場銷售這種質量難以保證的導航,也成了公開的秘密。記者從中國電子商會汽車電子專業委員會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安裝了盜版地圖的導航,已經超過70%。
中國電子商會汽車電子負責人楊光告訴記者,基本上每出現一張正版地圖的同時,會有5張到6張的盜版地圖的這種可能性,也就是兩者的比例幾乎達到了1:5,就是包括在市場上看到的很多便攜式導航,其實有絕大部分都是采用的破解版的地圖。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