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活更簡單,更溫暖
在剛剛開幕的2020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AIExpo2020)上,海信重磅推出“智慧新生活之城解決方案”,收獲業內廣泛關注。
海信智慧新生活之城解決方案,是以應用為導向,以AIot為基礎,智能聯接從家庭到社區到城市的各種應用場景,以人為本,打造全業態、全場景、全智能的“智慧新生活之城”。
該方案由“一云腦三平臺”架構構成,依托海信首創的云腦技術及融合頂尖智能化算法的云腦工廠,為各行業的智慧應用和服務賦能,通過聯接家庭、社區與城市的慧享家、信我家、智通城平臺,為城市提供全業態、全場景、全智能的場景化智慧服務。
● 慧享家平臺:連通家庭、社區和城市,首先提供“六聚”——聚好看、聚好吃、聚好玩、 聚好學、聚健康、聚好洗的智能生活服務,未來將為用戶提供不少于16個家庭場景的智慧服務。
● 信我家平臺:以社區云腦為核心,聚合社區綜合管控、物業綜合服務和增值運營服務三大系統,打造行業內國家級平臺,為用戶提供社區全場景的智慧新生活服務。
● 智通城平臺:海信打造智通城平臺,可整合政府和社會服務資源,聚合100家以上的生態伙伴,為用戶提供包括政務辦事、公共服務、智能問答等具有本地特色、權威可信的“1+10+N”城市全場景智慧生活服務。
在本次展會現場,海信從城市出行、家庭生活、城市安全、城市管理四大主題場景入手,呈現出了在海信“智慧新生活之城”中家庭、社區、城市之間的智能聯接,及對市民日常生活帶來的美好變化。
Way To Home:讓回家的路更快速
家是一個人的港灣,快速地回家則是每一個城市奮斗者的期盼。為此,海信憑借在車路協同、智慧社區等領域的建設經驗,以技術手段打通城市與家庭、社區與家庭的時空局限,讓回家的路變得更快速。
海信工作人員演示介紹說,在“智慧新生活之城”解決方案中,市民開車回家的路上,便可通過車路協同系統,實現“一路綠燈”地暢行體驗。具體來說,在城市道路兩側的智能化設備可以實時地與車輛、云端及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聯動,通過識別分析目前車流量狀況及路段紅綠燈狀態,自動分析出車主以什么樣的速度行駛可以不停車地通過多個路口,并將這個建議車速推送給車主,從而打破城市與家庭之間的時空界限,縮短市民回家的時間。
當市民到社區門口時,智能門崗系統便會自動檢測并及時報告家里人,在家里的丈夫和孩子就可下到車庫迎接。此外,通過智能梯控,市民還可通過人臉門禁系統將電梯提前呼叫至1樓樓層,而電梯內的攝像頭也會隨之啟動人臉抓拍識別,自動將電梯停至住戶樓層,從而深度實現社區與家庭之間的互聯互通。
Comfortable In Home:讓家庭生活更方便
為了讓市民家庭生活更加便利,海信人工智能工程師還做了大量研究,打造“用即購”、“智通城”等專項APP,去拓展更多場景下的家庭與社區互聯。例如當家里想要吃牛排時,便可通過“用即購”APP線上下單,APP會集合社區周邊所有商家資源,將所需的牛排裝入“送貨機器人”,根據訂單信息自行送貨入戶。
當采購回來的牛排放入冰箱后,智能冰箱便會通過RFID標簽對每個食材進行一對一專項管理,保持每一項食材的新鮮和健康;同時,通過語音指令,智能冰箱還可以推薦出關于牛排的多種做法,聯動家中的智能烤箱匹配最佳烘烤溫度等功能設定,用戶只需一鍵啟動,便可享受美味的牛排了。
在這樣的智能場景下,家庭與社區之間的聯接變得越來越緊密,市民家庭生活也多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此外,對于家庭的出行場景、醫療場景,在海信的“智慧新生活之城解決方案”中也有多種滿足用戶需求的智能化應用。比如針對家庭出游,用戶可以借助“智通城APP”預定往返機票、網約車、酒店等;甚至對于孩子的升學報名,“智通城APP”也能夠提供智能化幫助,用戶僅需發出具體的問題,如“孩子在青島二十六中排50名左右,推薦哪一個高中?”即可,系統會根據大數據分析,智能語音推薦符合條件的報考學校及歷年分數線。
對于與市民健康最為緊密的醫療場景,用戶不僅可通過家里的AI醫生對簡單癥狀進行自診咨詢,還可連線醫生及家用智能醫療健康設備進行在線問診,在必要時也能夠遠程連線醫院專家、遠程掛號預約,讓家庭與醫院不再是分割的個體,而是這個“智慧新生活之城”中互聯互通的整體,共同為用戶的健康管理服務。
Safe In City:讓城市環境更安全
在城市安全方面,“智慧新生活之城解決方案”也在通過AI手段讓社區安全場景、公共安全場景互聯,為市民打造“獨一無二”的安全感。
例如智慧社區的人臉門禁系統不僅可以讓用戶“一臉通”地在社區進出,還能夠對尾隨人員進行軌跡監測和告警;海信自主研發的高空拋物溯源算法可以通過社區內的監控攝像機自動識別并精準定位事發單元樓層,向社區管理平臺及公安部門提供現場監控告警素材以便追蹤查詢。
Simple To Manage:讓管理決策更簡單
海信工作人員介紹說,基于城市云腦,海信“智慧新生活之城”中的每一個單元都可以相互之間產生智能化場景聯接,這些數據也都將為更加智能和高效的城市管理提供支撐。例如,當城市管理者想要了解是否需要建設第二條海底隧道時,便可通過海信云腦平臺構建相應分析模型,在較短時間內給出分析決策依據和論證材料。
可以說,無論在市民生活中,還是在城市或社區的管理中,都擁有超出想象的聯接,都能夠作用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讓生活更簡單、城市更溫暖。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