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雯指出,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可分為3個階段——信息交通、智能交通、智慧交通。而我們正處于從2.0到3.0的變革時期。
在1.0 信息交通階段,解決了能不能“看得到”的問題,在2.0智能交通階段,集成指揮逐步落地,探索的是區域協調、預測預警,但僅給出人工處理建議,還需要靠人去執行落實。在3.0智慧交通階段,車路協同、自動駕駛、5G、機器人等技術將給交通管理與服務帶來革命性變化。比如,我們可以想象,在未來每輛車都是感知器,行駛時可感知路邊空余車位,自動共享給其他需要車位的車輛,未來的出行會更便捷。
變革的時代往往需要顛覆性的AI產品,因此,海信在2018年底開始推出:基于新一代的智能系統架構,逐步打造交管云腦,更好地服務于交通管理與服務。
王雯雯強調,海信始終認為,技術要為業務服務。這也是海信交管云腦設計的初衷。
針對城市中普遍存的“交通病”,海信以解決問題、落地效果為導向、以可持續發展的開放式架構為基礎,進行了海信交管云腦的開發,并圍繞著提升突發交通事件管控能力、打造長效緩堵保暢能力、建立主動信息服務能力、提升交通管理整體水平等四大目標,落地實戰。
因此,在云腦的整體架構設計中,海信便做足了前瞻性布局:一方面,在物聯感知層,海信云腦對車聯網下的智慧車、路側通信單元、智能頭盔等新型可穿戴裝備可實現快速、可靠接入;另一方面,海信對云腦中心層進行了標準化的約束,如開放接入各家算法,通過調度單元選擇最優算法支撐上層應用。最后,在業務層,海信云腦支撐動態擴展,對各個業務應用可靈活部署,并可快速進行業務更新。
王雯雯指出,交管云腦的核心價值在于基于感知的數據和情報,為交通管理而思考。思考交通管理還存在什么問題,什么原因導致的,怎樣去解決,解決的效果如何。比如在交通緩堵方面,基于云腦的能力,海信打造了專業化交通組織優化研判工具,它就像城市中的交通醫生,主攻城市緩堵提暢,通過問題診斷、策略推薦、智能調控、效果評價,對“交通病”進行診斷、開處方、治療、復診,打造全國領先的智能緩堵調優模式,讓城市交通機能良性運轉。
01
交通問題診斷效率大幅提升!
王雯雯介紹道,海信交管云腦可自動發現與診斷多種交通問題,例如信號方案時段劃分不合理、路口方案綠信比分配失衡、左轉或直行車輛在交叉口交織影響同行、路口車道屬性分配不合理等等,并可自動推薦多類控制策略。
02
警情發現時間大幅降低!
王雯雯介紹道,針對目前交通事故難定位、人工巡檢任務重、重復報警多等難題,海信交管云腦可通過視頻分析、數據分析、突發擁堵識別、事件檢測器等渠道,將多源數據融合,通過多種手段輔助精準定位,多要素自動去重,從而實現對城市路網全覆蓋的警情全面、快速、準確的發現,發現時間可大幅降低。
例如一周前,青島市重慶南路清江路路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如果按照行業傳統依賴人工的處置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溝通調度成本才能等到民警,而且道路早已經堵成停車場。如今青島交警利用基于海信交管云腦的自動警情發現、最優派警等技術后,從發現警情到民警到現場,只用了短短7分鐘,避免了擁堵的蔓延。
03
警情處置時間大幅減少!
在警情處置方面,基于海信交管云腦,可自動分析事件對交通帶來的影響,并實現復雜場景下的信號、誘導、派警等處置方案的智能決策,有效提升處置效率53%。王雯雯介紹說,例如我們的語義識別技術可以根據接處警記錄自動識別出交通事件發生的地點等關鍵信息,融合交通流、過車、互聯網等多源數據,即刻自動生成綜合處置方案。
04
車路協同技術優化出行體驗!
海信交管云腦還將推動車路協同技術的應用落地。基于交管云腦的智能網聯系統,可以監測無人駕駛車輛是否按照預定路線行駛、是否有違法行為,并根據車流量以及信號燈狀態給出合理行駛時速及路線。當車輛欲通過交叉口時,車載單元會計算出不停車通過路口的上限、下限車速,對其主動進行車速引導控制,使其能在限速區間內不停車地通過交叉口。“這將有助于無人駕駛盡快落地。目前,海信正在與長沙市交警支隊展開車路協同應用領域測試。”王雯雯透露。
05
AI信號燈故障排查準確率超90%!
在2個月前,海信正式發布了基于交管云腦的AI信號燈故障檢測系統,這款產品突破了天氣、光照等影響,能夠實現信號燈熄滅、同亮、遮擋、鏡頭偏移、黃閃、沖突放行、燈時過長過短等8種常見故障的快速檢測,單臺服務器200個路口10分鐘即可檢測一輪,檢測準確率行業領先,項目實測準確率高達96.3%!
除此之外,海信交管云腦還可實現對交警執勤執法類、事故類、車駕管類、設施類、處罰類等5大類42項執法的全流程監管,目前已預警627起風險,起到有效震懾作用。王雯雯補充道。
海信交管云腦將打開我們對未來城市交通的更多想象空間。
”
對于智慧交通3.0時代的城市交通,王雯雯說,我們可以預見到,未來的城市交通定會實現無人化交通管控、無人信號調優、人車路的高度協同以及交互式出行服務。這些愿景的實現,需要我們所有智能交通行業企業以專注的態度、開放的心態,去共同探索推進。在這過程中,海信也將不斷升級迭代我們的交管云腦,研發更多可落地的顛覆型應用,為智能交通產業發展變革賦能。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