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智慧城市的市場沃土來征戰中國市場
在智慧城市征戰,不止是中國企業的機遇與挑戰,對于外國企業亦如此。由于在安防和交通行業沉浸十多年,記者也希望找尋一些關乎智慧城市建設的獨特風景,為此記者專訪了Eco-Counter中國區經理李俊,來探尋這家企業在中國的戰略布局、技術路徑和商業邏輯。
在法國取得工商企業管理和中小企業營建與發展雙碩士學位的李俊,言辭侃侃,流露出一種從容淡定,這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充滿自信、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使然,這也使得我們的采訪在輕松的氛圍中開始。他告訴記者,Eco-Counter來自法國,作為全球行人和自行車計數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公司始終專注于技術創新,其解決方案融入了人工智能、物聯網及云數據的理念,廣泛應用于智慧交通、智慧景區、智慧園林等領域。為了給全球帶來最好的產品、方案及運營模式,Eco-Counter通過37個分銷商及3個地區子公司(加拿大、德國和中國)建立了一個全球營銷渠道。談及于此,李俊很自豪地告訴記者,他們已經為全球55個國家提供服務,且在各國當地都有經典案例,用戶方均對公司產品好評如潮。比如:在2015年在巴黎安裝自行車流量計數器來采集自行車流量數據,為巴黎市政府提供精準可靠的流量數據,為巴黎第一個無車日的成功舉辦提供了強大數據支撐。
也同樣是2015年,Eco-Counter開始進軍中國,第一個成熟案例落戶首都北京的大柵欄商業街,為該街區的商業管理提供客流統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第一次的成功,Eco-Counter更加堅定地加速在中國的全面布局,解決方案陸續在香港、武漢、成都、滄州等許多城市成功應用。該企業在中國的商業邏輯是,繼續秉承科技賦能智慧城市的理念,服務更多城市,以推動綠色出行,構建美好生活。
是否“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還是一個問號。李俊在采訪中也多次提到,他們從事的是一個小眾市場,盡管如此,卻有很大應用價值。行人和自行車計數統計提供的不僅是管理數據,也是評估依據和管理憑證,這能為用戶的商業運營管理帶來功能多元化的參考與支撐。既然是征戰中國,服務于城市,那我們從智慧城市的組成單元智慧交通、智慧景區、智慧園林幾個細分的市場場景來看Eco-Counter的技術路徑與作為。
為慢行交通提供精準“數據大腦”
智慧城市,交通先行。如何通過技術賦能讓慢行交通漸漸走入公眾視野,是Eco-Counter需要思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這需要慢行交通能解決市場痛點并迎合大眾所需。據了解,如果把慢行交通看成一個體系的話,由非機動車交通系統與步行系統兩大部分構成。慢行交通隱含了公平和諧、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當前能源供應趨緊、交通擁堵加劇、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的背景下,這其實也是一種“新城市主義”的訴求,創建一個充滿活力、多樣性與社區感的以自行車和步行為主導的城市新方式。
李俊說,對于慢行交通他們提供的數據是全方位的,可應用于規劃、運維和宣傳三個方面。具體來看,在規劃方面能使用戶更好地了解道路使用情況,評估道路使用者的流量趨勢以及作為其他數據來源的補充,輔助相關交通項目進行決策;精細化的慢行數據可以評估道路基礎設施、合理地運營、管理以及優化,還能衡量路面使用情況以及了解需求,并鑒別核心重要管控區域以及道路升級的需求;宣傳主要是指發布和宣傳道路流量數據以及圖表分析,通過數據來支撐申請資金和補貼,數據面向公眾還能推廣和增強健康生活和綠色出行理念。在中國,城市規劃機構對于以上三個領域的數據極為感興趣,也深諳通過精細和可靠地方法來采集自行車和人流量的非凡意義。畢竟在中國目前對于這些數據都是主要以采取人工采集方式,雇傭學生或者外包給專門交通調查公司做交通調查。采用設備統計流量的方式可以提供長期的可靠流量數據,從而彌補人工調查僅統計一天中幾個小時數據的不足性。
Eco-Counter要用他們擅長的技術路徑來改善或者變革交通,他們的自身優勢凸顯在計數、采集、瀏覽、上傳、分析、數據發布和技術支持幾大方面。李俊補充道,公司將研發創新植入骨髓,針對不同場景有不同產品與技術應用。比如在客流比較松散的路段采取熱釋電紅外計數器,如果在比較繁忙且密度很高的路段,則采用3D視頻識別的方式。總之,他們從傳感器到軟件分析具備端到端的整體解決方案能力。
為智慧景區提供獨好的數據支撐
風景這邊獨好!不止是慢行交通,在場景化應用中,Eco-Counter也可以將他們的產品與技術移植到智慧景區領域。當然,不同的行業用戶需求定然不一,但技術路徑方式類同。李俊介紹說,公司主要針對開放式的公園,比如深圳的蓮花山和筆架山公園,用戶需要了解有多少進出流量并匯總,對于公園里面重要的核心區域,合理布局計數點來統計流量,可以幫助公園更好地運營管理,包括怎么合理分配保安和保潔,以及怎么合理地定義每個區域的一些職能和功能,怎么更好地保護某些區域的動物和植物,怎么更加合理地優化公園內部路線。
在中國,客流統計已經成為景區投資決策、發展前景和經營效果評估的重要依據。隨著商業競爭的日趨加劇,商業模式也由傳統的被動營銷向主動營銷轉變,日常的客流統計與規律分析日益受到重視。
采訪后記:
一個多小時的采訪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也在不知不覺中結束。最后記者拋出了在中國如何來共建一個新生態的話題。李俊表示,在中國市場還處于一個萌芽期,需要培育和市場引導。目前他們參與項目建設主要是以分包商角色出現,他們也希望通過規劃院、設計院的推薦,或者教授學者們的推薦來推廣到公眾之中。
記者此次采訪是帶著學習的心態邊聊并試圖多認知這個行業。其實在商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有效的商業管理已經成為商業營銷成敗的重要因素,而這種有效精準的管理,數據是最為主要的支撐。用數據說話勝于雄辯,所以大數據在中國各行各業,尤其是智慧城市項目中極為受寵。
Eco-Counter有他們的商業邏輯,有他們引以為傲的技術與方案。布局和征戰中國市場,對于他們而言是一場有著光榮和夢想的商業之旅。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