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信網絡科技揚州智能公交團隊收到了一個特別的“表揚”,除了一封表揚信外,還有一個業主定制的獎杯,以此表達對海信交通運輸研發團隊在公交系統升級中鼎力支持的感謝。
到底這個團隊做了啥,讓客戶如此表揚?
因原有公交調度系統使用年份已久,智能化程度偏低,亟需換代升級。因此在2018年底,揚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決定進行系統升級,希望通過新版本系統,解決揚州市公交調度過多依賴人工、管理效率低等痛點,實現公共交通管理的智能變革。
接到這一需求,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立即成立專門團隊,迅速制定了產品升級及實施計劃,取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2019年3月,系統升級工作圓滿完成。
據悉,新系統在架構上進行了大規模調整,改變原先業務工作多集中于客戶端完成的CS模式,將服務及算法后移至中心平臺完成,這樣可以避免在網絡異常等突發情況下業務無法及時處理的情況發生;除此之外,系統在易用性、美觀性、兼容性、自動更新等方面都做了升級,確保新系統具備高質量、高效能,滿足客戶智能、便捷的使用需求。
在整個系統升級過程中,按照與客戶達成的“從一線到總公司逐步推進”的總體思路,海信交運研發團隊制定了“新老系統并行機制”,即在升級過程中兩個版本可同時使用,保障升級工作穩步推進;除此之外,他們還通過兼顧新老版本的兼容性與平穩性,保障將升級工作的風險降低到最小。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在這個系統升級項目的背后,海信交運研發團隊用十足的用心,換來了客戶的信任與滿意。
(海信交運研發團隊商討系統功能設計)
他們說:“不深入一線,怎能知道好不好用!”
在系統升級之初,海信交運研發團隊成員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如何將如此大規模的產品更新快速部署、應用,幫助用戶順利實現新老版本切換?
團隊內有一句“座右銘”——不深入一線,怎么知道產品好不好用!于是,團隊成員根據公交集團車次排班,親自一一跟線路,與用戶一起實操。他們在公交調度員旁邊,一一記錄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在操作人員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時第一時間解決。
公交調度員張師傅說:“我五十多歲了,學這些新鮮玩意兒是真的不在行!海信小伙子就一直在我旁邊,我遇到不明白的一轉頭就能找到‘專家’,我是真放心多了!”
在深入一線的過程中,海信交運研發團隊成員每天都能收集很多意見建議,以及一些新的需求,并不斷據此完善調度系統的功能。同時,為了避免像張師傅這樣的“老司機”在學習新系統時遇到困難,他們在新系統的設計上也更加注重與老版本產品的貼合,以便讓用戶在使用新系統時能夠感到熟悉和順手,不至于“從0開始”去接受一個全新的產品。
(海信交運研發團隊為揚州公交集團員工培訓)
他們說:“日工作18小時,但我很開心!”
凌晨五點第一批調度員上早班開始,到夜里23點最后一批調度員下晚班結束,每天的18個小時里,他們風雨無阻地跟在一線。“每天早班、中班、晚班換班的時候,是最忙的時刻,要確保大家都能正常使用新的系統,不能出一點問題,因為時間一刻也耽誤不得。”海信工程師向小編介紹說,“雖然很累,但我們卻十分開心,因為我們常常能聽到用戶說‘這個系統還不錯啊!’,這種肯定比任何獎勵都讓我們開心,充滿成就感。”
揚州公交集團員工說:“新系統的確是非常好用,原先我一個人管理一個分公司的20多條線路,排完班需要3個多小時,現在用了新系統,不到一小時就完成了!”
(海信團隊指導用戶使用新系統)
你的用心或許無法言說,但一定會被看見。
這些點滴的用心,換來的是客戶全心的感激和信任,客戶在表揚信中說:“研發人員深入現場,對調度員有疑問的地方進行演示指導,收集一線調度員的使用意見,聆聽用戶的心聲,使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海信負責認真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對海信產品的選擇。”
獲得客戶的信任,或許很難,但只要用心去做,都會有回報。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