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導語:“2016年對于中交興路而言是值得紀念的一年,獲得了無車承運人試點資格,入網車輛數突破400萬輛,最重要的是開始嘗試金融業務,而物流行業又走到了一個關鍵的當口,模式在發生變化,而Fintech能很好地適應這些變化,讓過去很多不可能變為可能。”
導語:“2016年對于中交興路而言是值得紀念的一年,獲得了無車承運人試點資格,入網車輛數突破400萬輛,最重要的是開始嘗試金融業務,而物流行業又走到了一個關鍵的當口,模式在發生變化,而Fintech能很好地適應這些變化,讓過去很多不可能變為可能。”
中交興路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馬難發表主題演講
12月9-10日,以“預見·Fintech”為主題的聯動優勢第五屆產品技術大會在京舉辦。中交興路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馬難應邀參會,與金融科技界的精英共同聚焦Fintech的發展,并在會上作了“物流行業小微金融實例”的主題演講。

演講中,馬難首先結合公路貨運的宏觀概況,向在座嘉賓具體分析了公路貨運金融的四個機會與挑戰:①行業集中度低,“小、散、亂”成為標簽;②融資成本,尤其是風控成本較高;③金融產品種類較少,且多聚焦于車本身的價值,而不是車輛運營所產生的價值;④借由科技發展及政策扶持的契機,物流行業正發生極大變化。由此他指出,“要改變物流行業尤其是公路貨運行業金融現狀,必須解決小微企業和個人高頻次小額的金融需求,而這恰恰是Fintech的強項。”
接著,馬難引出大數據和互聯網相結合的解決方案,即:大數據確定車輛運營所能產生的價值,互聯網觸達用戶,營造場景,打通支付;并圍繞小微金融業務的三大支柱——數據、場景、支付,著重分享了中交興路近年來的實踐經驗。
首先是數據,基于貨運平臺逾400萬輛重載貨車的動靜態數據、車旺大卡社交平臺積累的用戶數據及車旺智運平臺掌握的企業信息等,中交興路在數據集成的廣度、維度及深度上都卓有成效,在搭建小微金融服務場景、核算全網授信額度、打造數據風控體系等多方面夯實了基礎。
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小微金融如何切入場景?一方面,中交興路依托車旺大卡平臺,針對用戶剛需,建立了物流行業油、路、胎、保、維、二手車交易等多維場景,并提供后付費、貸款等服務;另一方面,通過運力交易平臺,為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業務機會,幫助用戶賺錢,支持他們還款。由此打造全場景、有收入、涵蓋公路貨運全生命周期的系列服務,實現業務閉環。
有了數據和場景的支撐,打通支付才能水到渠成。中交興路金融服務對象有B端也有C端,中交興路與聯動優勢深度合作,量身定制了多個產品組合,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保證服務的便捷高效。
實踐表明,中交興路以大數據和互聯網結合突破物流小微金融的思路已經得到初步驗證,數據、場景、支付這三根支柱都已成型。“2016年對于中交興路而言是值得紀念的一年,獲得了無車承運人試點資格,入網車輛數突破400萬輛,最重要的是開始嘗試金融業務,而物流行業又走到了一個關鍵的當口,模式在發生變化,而Fintech能很好地適應這些變化,讓過去很多不可能變為可能。”馬難總結道,“中交興路熱切盼望在未來與各位金融科技精英合作,共同在物流小微金融領域尋找從零到一的機會,并將這機會從一拓展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