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制定了交通信號聯網與地面公交優先控制系統正式啟動,此次項目背景為“智能交通”是建設“智慧南京”的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之一。交通信號聯網與地面公交優先控制通過全市范圍內現有交通信號控制機設備的升級以及聯網建設,實現全市信號控制的系統化監測和遠程控制,提高交通信號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2010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智能交通項目建設的意見》(寧政發[2010]237號),提出整合建設交通信息采集交換平臺,大力提升交通行業管理水平,突出公交優先,推廣交通信息服務。目前南京市江南六區697個燈控路口未實現統一的聯網控制,無法在交通控制指揮中心進行統一的管控調度,遠程控制;未實現地面公交的信號優先控制;缺乏針對公交車輛通行的高精度實時檢測設備和完善的交叉口流量檢測設備。為了緩解目前南京市中心城區道路交通壓力,保障青奧會期間交通的平穩運行,迫切需要采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來對城市交通進行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研發與城市機動化發展相適應的先進的公交優先信號控制技術,充分發揮現有交通網絡的通行潛力,提高公交的服務水平,吸引市民更多采用公交出行,減少私家車的使用,緩解南京市的道路擁堵狀況。
建設目標及運行指標為通過對南京市江南六區部分交通信號控制機的升級更新,實現路網的交通信號聯網聯控。在此基礎上,采用信息采集手段和先進的信號控制優化技術,在滿足社會車輛通行需求的基礎上,構建地面公交優先信號控制策略,實現公交優先通行,為公交車輛和特種車輛提供通行保障服務,構建安全、智慧、高效、環保、經濟的智慧公共交通網絡。
在維持現有南京交通信號控制設備及其技術架構基礎上,實現目標歸納如下:
實現江南六區697個燈控路口的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機聯網;
公交優先控制的通行線路上,公交車輛平均車速提高不少于15%,公交車輛停車次數降低不少于30%;
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為特種車輛提供交通信號優先。
本次項目建設范圍包括北起緯一路,南至軟件大道(含寧丹路),東起苜蓿園大街(含中山門大街、中山陵地區),西至揚子江大道,共計697個燈控路口。
建設內容主要涉及江南六區697個燈控路口。項目的建設內容包括現有675臺交通信號控制機的改造升級和聯網聯控、定位設備和檢測器的安裝調試、地面公交優先控制系統的建立、配套設備的部署、河西有軌電車沿線18個路口的交通信號優先控制等。具體建設內容如下:
1、將現有118臺HT940B交通信號控制機更換成HT2000A,對現有557臺交通信號控制機(192臺HT2000A和365臺HT2000B)改造升級,并對上述675臺交通信號控制機實現聯網。
2、950套GPS北斗雙模定位設備、40套正向雷達檢測器、20套交叉口擁堵視頻檢測器、100套無線環形線圈檢測器等設備的安裝調試。
3、地面公交優先控制系統包括:
公交定位信息采集分析子系統;
道路交通流狀態檢測子系統;
信號控制子系統;
信號配時管理子系統;
設備運行維護子系統。
地面公交優先控制系統需實現與南京市智能信號控制系統一期對接,能夠實現與交管局智能交通誘導系統、320系統對接。
4、提供50套RFID信息服務一年,950套車載定位信息通訊一年。
5、配套設備的部署,包括服務器、磁盤陣列、交換機、操作終端等設備。
6、招標方提供測繪單位、移動運營商、市信息中心、交警大隊、路口設備等至交管局控制中心的有線通信網絡,投標人建設相應的安全邊界接入平臺,保證數據安全交互。
7、中標方負責將本次部署的950套GPS北斗雙模定位設備的信息與南京智慧公交調度平臺進行對接,實現定位信息在智慧公交調度平臺的使用。
項目建設分為兩個階段實施,具體實施階段如下:
第一階段(2014年6月30日前)
建設范圍:建鄴區189個交叉口及青奧公交專線涉及的上海路、龍蟠中路等23條道路80個交叉口。
建設目標:區域內交通信號控制機更換或升級改造,實現聯網接入;在建鄴區及青奧公交專線涉及道路實現公交信號優先控制,并建設配套檢測設備;完成交管局控制中心及交警四大隊分控中心建設。
第二階段(開工時間由招標方確定,工期為6個月)
建設范圍:本項目剩余的其他路口。
建設目標:完成全部交通信號控制機更換或升級改造,實現聯網接入;建設配套檢測設備;完成交警一、二、三、五、六、七、八大隊分控中心建設;公交信號優先的推廣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