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提出了要大力發展智能交通建設的要求,提升交通運輸的現代化水平,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則要求加強對物聯網。遙感遙測、云計算、海量存儲、高速傳輸、第二代衛星導航等新技術的一體化應用研究,力爭在擴展用用領域、創新應用模式、提升應用水平等方面上能夠取得重要的突破,并加大推廣力度,加快成果的轉化,從而全面提升行業信息化的技術水平。
未來三年交通投資超4萬億
據了解,交通運輸部對統籌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構建大交通格局是蓄能已久了的,國家鐵路局并入后,交通運輸部開始發力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而交通運輸部今年的工作重點就是完善和調整綜合交通運輸規劃、推進出臺國家公路網規劃、研究制訂綜合運輸樞紐規劃。從政策層面看,3月份,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綜合交通樞紐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基本建成4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發展目標和“按照零距離換乘和無縫化銜接的要求全面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主要任務。
對于交通投資規模,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運輸經濟與技術研究室主任李連成表示,“十二五”時期鐵路基建投資2.3萬億元,前兩年已經完成近1萬億元,后三年仍需投資1.3萬億元;“十二五”末高速公路將達12萬公里,目前通車里程是9.5萬公里,再加上鄉鎮、建制村以及一些線路改造,“十二五”后三年公路投資規模在2.5萬億左右;“十二五”后三年,還有40多個機場、近百個港口深水泊位待建。如此算來,“十二五”后三年交通投資規模近4萬億元。
智能交通安防子系統
1、建設智能公交系統
公交作為一種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被大多數的市民接受,甚至取代私家車出現。但是隨著人口數量和交通工具的急劇增多,大部分公交被堵在路上,等車的人望眼欲穿,耽誤了很多時間。傳統的公交體系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多不便,智能公交系統的呼聲越來越高,它是基于全球定位、無線通信、地理信息、自動化等技術的綜合運用,實現公交車輛運營調度的智能化,公交車輛運行的信息化和可視化,實現面向公眾乘客的完善信息服務,通過建立電腦營運管理系統和連接各停車場站的智能終端信息網絡,這樣,乘客在站臺就能知道,距該站最近的公交在哪兒、要來還得多久、車快不快、擁擠不擁擠,乘客可據此提前作出乘車選擇,改善公交調度和站牌即使顯示車輛位置入手,從而提高了公交系統效率。智能公共交通發展有利于緩解當前的擁堵現狀,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很多城市正在全力發展智能公交系統,把公共交通智能化擺在解決交通擁堵的重要位置。
2、快速通行
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停留時間越長,造成的路面資源浪費就越嚴重,引發交通擁堵的幾率自然也就隨之上升。比如在收費站,設備質量不過關,尤其是計重通行的貨車,重復稱重往往會嚴重影響兩個車道的通行速度;比如公交行駛過程中,其他機動車或者非機動車輛任意超趕造成的擁堵滯留;比如收費人員的業務能力,操作速度,特殊情況應急處理能力直接影響車輛速度等等。針對以上出現的種種難題,在智能交通建設的過程中都是必過的關口,平時可能感受并不明顯,但隨著早晚高峰的到來,車流量的增大,小問題往往是引發大矛盾的根源,因此建立完善快速公交線配套設施,在道路上設立公交專用道,路口設置公交專用出口及公交優先通行信號,做好不停車收費等工作,提高相關人員業務能力等等都會成為快速通行的保障。
3、車牌識別與電子警察系統
從云南省芒市城區監控效果來看,駕駛人違規普遍存在,一方面是認識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監控力度不夠。因此對他們的震懾力不夠,鑒于此類狀況,車牌識別技術成為治理違章的左右手,目前此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它能夠檢測到受監控路面的車輛并自動提取車輛牌照信息進行處理的技術,也是現代智能交通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應用十分廣泛。車牌識別技術是以數字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為基礎,對攝像機所拍攝的車輛圖像或者視頻序列進行綜合處理分析,得出所監控路段的每一輛車對應的唯一車牌號,從而完成識別過程,查詢相關系統便能追蹤到車主,成為電子警察系統的組成部分。在交通運營中,高效快速的進行車牌識別記錄違章車輛號碼,對于提升管理效率和控違章,更好的服務公眾出行尤其重要,同時對于維護交通安全和城市治安,防止交通堵塞,實現交通自動化管理更是一把好手。
4、智能分析技術
智能分析包含多方面的,在交通線路的重要路段、出口等地的車流量分析,智能分析報警,視頻片段檢索等等。流量分析對于智能交通的建設尤為關鍵,它利用所監控范圍內出入口通道的攝像頭采集來的視頻,分析其中的運動目標,并通過運動目標跨越虛擬線來判斷流動的方向和數量的技術,對應用的環境、使用的鏡頭、安裝的遠近、監控的角度等各中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多種項目配合達到監測的最佳效果,及時處理擁擠防止由點擴展到線面,引起交通網絡癱瘓,交通擁擠和交通事故是互為因果的兩種交通現象。
加強道路監控是必然的,但更需要的是智能化的交通,目前中國智能交通行業集中度不高,整體規模也比較小,隨著近年來呼聲的不斷提高,國家政策給予了大力支持,智能化的交通發展進程必將加快,專家預計十二五期間,智能交通還會以較高的年增長率增長。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