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車業開始追趕科技發展的腳步,汽車與網絡、移動、軟件等相結合的服務越來越多,逐漸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甚至工作的另一個空間,而智能汽車無疑是最值得期待的領域。
上周,寶馬中國在北京舉辦“BMW創新日”活動,宣布“BMW互聯駕駛”理念下的一系列科技和服務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此次發布的呼叫中心遠程協助、實時路況信息、車載互聯網信息實時查詢等領先功能,進一步充實了互聯駕駛科技在中國市場的投放,并將陸續應用于BMW全系車型。同時,配備手寫輸入以及全新導航功能的新一代BMWiDrive系統也領先全球其他市場,率先登陸中國。
據寶馬公司相關人士介紹,從2012年9月起,BMW互聯駕駛科技和服務將首先引入實時路況信息和資訊在線,并設立互聯駕駛呼叫中心,為客戶提供實時支持。同時,更加豐富的應用程序(Apps)也會投放市場,并陸續接受第三方開發者的提交。
有數據統計,未來5年,汽車產業領域將有超過90%的創新與汽車智能化系統相關,汽車智能化已經被認為是汽車技術發展進程中的一次革命,是奪取未來汽車市場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的汽車數量已經超過了10億輛,如今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在增強用戶的駕駛體驗和休閑娛樂甚至工作體驗絞盡腦汁。研究與咨詢公司Gartner分析師ThiloKoslowski在年初的2012CES電子消費展上表示,數字式的生活方式,必然影響到汽車領域,汽車也必將變成一個超大的數字式移動終端。
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以及智能終端的爆發背景下,越來越多的APP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現有的各種車載系統雖然造價高昂,但在用戶體驗和多樣性上并不那么令人滿意,而將移動設備與車載系統的協同連接已經成為一個趨勢。那么,汽車會否作為下一個前景廣闊的應用平臺,繼而成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下一站?
車載系統智能網絡化有無必要?
事實上,各大汽車品牌對汽車智能化方面的關注和投入都十分巨大。在最受關注的汽車多媒體系統方面,通用的OnStar(安吉星)、豐田的G-Book已經非常成熟,并且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而上汽的iVoka贏得了客戶的初步認可,奇瑞則與零部件巨頭博世簽署協議,開發和生產汽車多媒體產品。
車載系統網絡化的趨勢也十分明顯。在2012CES展會上,“網絡連接”汽車也是極吸引眼球的一點。福特,克萊斯勒,GM,奔馳,奧迪,這些汽車廠商都會向我們展示各自汽車品牌的數字連通性能,包括汽車表盤和智能手機的更好的交互界面。于是APP成為汽車企業期待的、填補客戶電子化生活中的缺口。通用汽車的研究員和投資分析員AlfredTom說:“當人們坐進汽車里后,他們就覺得不再與網絡有連接了。所以應用程序要做的就是使駕駛者感到他們與網絡保持連接。”
而另一方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設備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時在移動操作系統市場上占據領先地位的iOS和Android設備目前都有著廣泛分布性和承載能力,眾多開發者團隊更使其在擴展能力上占據很大優勢。許多車主在駕駛途中通過自己的手機或者平板電腦進行導航。
如此一來,相比額外且并不便宜的現有車載系統而言,以新型移動操作系統及其基礎上衍生出的各類應用程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完成傳統車載系統的多種功能。如果考慮到網絡應用、藍牙連接甚至在同步、便捷和智能等方面的優勢,無論是iOS還是Android設備都具備較大優勢——利用每個人手中的iPhone或者iPad可以完成車載系統的功能,這無疑具有巨大吸引力。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