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指出,我國導航產業的政策還不完善,管理比較混亂,發展無序,這種局面對北斗產業化推進十分不利。此外,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2013年全球導航定位市場規模達1080億元,北斗產業只占了10%左右的份額。盡快解決目前產業存在的混亂局面,北斗才能健康茁壯成長。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指出,我國導航產業的政策還不完善,管理比較混亂,發展無序,這種局面對北斗產業化推進十分不利。此外,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2013年全球導航定位市場規模達1080億元,北斗產業只占了10%左右的份額。對此,在推進北斗應用發展過程中,需要盡快解決目前產業存在的混亂局面,從而推動北斗健康茁壯成長,早日實現中國的導航強國夢。
產業發展處在“戰國時期”
盲目性和混亂性并存
北斗產業的無序局面,如同一張無形的網,束縛著北斗應用的推廣。記者通過平日的觀察和調查采訪了解到,北斗產業發展混亂主要表現幾個方面:在主體層面,存在北斗產業園“盲目建設”、北斗企業“一窩蜂”現象,在外圍環境上則表現為產業管理混亂。
自從北斗產業開始推進以來,全國各地亂起了一陣陣“北斗風”,各地紛紛建立產業園區。北京理工雷科總經理劉峰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有些產業園是地方政府和企業借著北斗的名義來圈地的,這些產業園對北斗產業的發展推動作用并不大。反過來看,北斗企業比較集中的北京卻沒有建北斗產業園,這可以說明當前一些北斗園區的意義。”
北斗產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企業“一窩蜂”現象。據了解,從事北斗的企業多達上千家。單從北斗上游芯片環節來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北斗辦)專家組成員胡剛指出:“進入國家專項的北斗芯片企業有10多家,沒有進入的芯片企業也不少。從整個北斗產業鏈來看,芯片、系統、測試、終端、應用服務等上下游企業累計達近千家。不可避免的是,這種情況勢必會引發產品的低水平競爭。”
此外,北斗產業發展存在管理混亂的問題,這也使得產業園區盲目性建設和企業“一窩蜂現象”等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根治。
對于北斗產業的發展局面,劉峰告訴記者:“當前,北斗產業處在"戰國時期",力量分散、產業資源浪費。”
看重短期利益是主因,政策界限模糊是次因
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北斗當前存在的問題不利于長遠發展。要想規避和改善這些問題,只有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
對于北斗產業園存在的問題,胡剛對記者講道:“北斗產業園盲目建設的問題,其實與體制有關。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沒有其他資源,只有借助土地開發建立北斗產業園來實現。”
“做產業園區,不能盲目冒進,還要理解北斗產業是什么。產業園不一定非要全部是北斗企業,關鍵要看到北斗所能夠引領和激活的相關產品和服務模式,發揮北斗在產業園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副會長苗前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