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身處深山、大海還是沙漠,遇險時即便手機沒有信號也可發出求救信號并精準定位;拿著手機就能知曉搭乘的公交還需多久能抵達站點……這一切,都將會隨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導航技術成為現實。
22日,軍地共建北斗導航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正式落戶鄭州。
2020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覆蓋全球
北斗系統(BDS)是中國自行研制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導航與空天目標工程學院副院長郝金明介紹說,北斗導航與GPS定位精度相當,優勢在于更具安全性,更適合國人使用,比GPS等導航系統增加了短報文通信功能。“和手機互發短信的功能類似,比如你有GPS和手機,在你迷路時需要靠手機來求救,萬一手機沒信號,就沒有辦法。而使用‘北斗’,即使你沒帶手機,照樣可以給自己導航,還可以發送衛星短信,告訴家人、搜救部門你的實時位置、身體情況、周圍環境。”郝金明表示,即使身處沒有通信網絡的海洋、沙漠或野外,都可以向外界發送文字信息。
該系統自2012年12月正式提供服務后,目前已覆蓋亞太地區,應用于農業精耕細作、加速建設智慧城市群、交通物流、地質環境監測預警及救援等方面。2020年,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北斗導航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落戶鄭州
北斗導航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由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牽頭,聯合河南工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等軍地13家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共同創建的我省又一高新產業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中心將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形成規?;?,加速衛星導航市場自主產品占有率,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產業高速發展。
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許其鳳院士表示,根據任務規劃,到2015年,信大地方研究生招生規模將達到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50人,碩士研究生250人,北斗高端人才培養本地化進程會得到大幅推進。依托北斗(河南)產業技術創新基地,形成以北斗導航集成電路關鍵芯片研發制造等為核心的區域性產業鏈,培育一批北斗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的骨干企業,打造出一個立足中原輻射全國的北斗技術研發和應用創新型產業基地。同時,北斗導航應用將向經濟社會全領域拓展,尤其是在推動精細農業確保糧食核心區地位,開展地質環境監測預警及救援,加速智慧城市群建設、交通物流等中原經濟區重大建設上發揮突出作用。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