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消息,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一周年之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上午10時在國新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主任柳其許,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蘇杰介紹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一周年等方面情況,并答記者問。
在此次發布會上,冉承其宣布正式對外發布《北斗系統公開服務性能規范(1.0版)》和《北斗系統空間信號控制文件(2.0版)》兩個系統文件,這意味著我國公布了北斗系統第二個民用信號B2I,進入到多頻應用時代,使得北斗系統成為首個擁有兩個民用頻點并已經形成服務能力的系統,而國內外相關企業將可據此開發北斗雙頻高精度接收機,使用戶享受到精度更高的導航服務。
冉承其介紹了《北斗系統空間信號接口控制文件(2.0版)》,稱發布相應的接口控制文件是國際慣例。根據之前發布的1.0版本,可以進行北斗系統的終端和芯片的研發和生產。一年來,北斗的應用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根據系統這一年來穩定運行的情況以及廣泛測試、研究的情況,應廣大用戶的需求,中方發布了2.0版,對北斗1.0版接口控制文件進行再升級。
冉承其稱,關于北斗系統空間信號接口空間文件是比較專業的叫法,業內叫ICD文件,主要功能是約束北斗衛星和地面接收終端之間的信號接口特征和相關參數,也只有掌握了這些特征和參數,地面終端才能開始相應的研發和生產,才能正確接收北斗衛星導航所發射的信號進行導航定位。
冉承其指出,這次發布2.0版的一個亮點是同時發布了另一個頻點B2I,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衛星導航系統具備兩個民用頻點的服務能力,北斗也是第一個具備正式使用的衛星導航系統。
冉承其解讀了兩個頻點和一個頻點的區別,他表示,兩個頻點最大的用處是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位置導航服務。北斗2012年發布一個頻點后,定位精度達到10米,而基于北斗今天發布的兩個頻點的導航定位精度可以提高到米級的定位精度。由于雙頻北斗導航系統的對外發布,可以在中國的精準農業、地質勘探、地震監測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形成更高精度的北斗導航位置服務,帶動北斗整個產業的發展和應用。
對于《北斗系統公開服務性能規范(1.0版)》,冉承其表示,按照國際慣例,為滿足北斗系統進入國際民航、海事等標準化組織要求,我們對北斗系統服務性能指標體系進行了豐富和完善,主要對北斗系統總體構成、空間信號特征及性能指標、系統服務性能特征及性能指標等進行詳細描述,以集中形式對外公布。該文件是廣大用戶了解北斗、應用北斗和評價北斗的重要依據,也體現了北斗系統自信和推進應用負責任的態度。
發布空間服務性能規范最主要的是代表一個國家和政府對所建設衛星導航系統的承諾,敢于發布就敢于承諾相應的性能,也是廣大用戶對北斗系統進行評估、認可的主要依據,也是北斗系統要參與相應的國際組織的必備條件。
北斗1.0版本發布后,再次印證了中方公開承諾的服務性能,定位精度優于10米,測速精度優于每秒0.2米,授時精度優于50納秒。在此基礎上,中方提出了定位導航應用可用性達到95%以及相應的其他更細化的指標。因此,北斗服務性能1.0版的發布更堅定了大家應用北斗的決心和信心。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