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去年底初步形成覆蓋亞太地區的服務能力。今年3月底,泰國和中國簽署協議,成為中國北斗導航系統首個海外顧客。日前中國與老撾和文萊也簽訂合作協定,初步決定采用北斗導航系統。港媒報道稱,中國已經在海外成功使用過該系統,2011年公安部一個調查小組在緬甸使用北斗衛星,成功追蹤到了湄公河慘案的罪魁禍首糯康。
中國于2006年決定獨立研發自己的導航系統,從2007年開始,為建設“北斗”系統定期把衛星送入軌道。目前,已有16顆導航衛星和4顆實驗衛星被送入太空,覆蓋整個東南亞和澳大利亞。未來10年,中國將再多發射40顆衛星,到2020年“北斗”系統的多顆衛星將覆蓋整個地球。中國北斗衛星的使用,打破了目前美國GPS導航系統一統天下的局面。現在不少國家采用GPS導航系統,單一的系統往往會有缺陷、不穩定。GPS和北斗搭配起來用,就可以保障兩者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而外界對中國衛星的使用大幅提升解放軍海外作戰能力給予強烈關注。有報道稱,美國憑借GPS定位的精度,大幅提高其在全球的軍事戰斗力。中國“北斗”系統的總體性能與美國GPS相當,但成本更低。建立自己的導航系統后,中國軍隊在緊急情況下可以不再依賴美國。另外美國媒體分析稱,中國上周剛剛發射了第一枚“高分1號”高分辨率的衛星,如果服務于解放軍,將可以增強中國解放軍的反隱形作戰能力,而美國目前高調推出的海空一體戰的作戰計劃,主要依靠的是美國強大的隱形武器系統來震懾威脅中國,包括美軍的核潛艇,隱形轟炸機和戰斗機,特別是美軍的B-2隱形轟炸機,F-22隱形戰斗機,和未來大量服役的美軍F-35隱形戰機。美國的報導說,繼發射了第一枚的高分辨率的衛星后,中國未來可能陸續會發射五到八枚,一旦服役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減低美軍隱形武器的優勢,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