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斗民用市場逐漸顯現的情況下,就未來北斗的產業化發展、經濟市場“錢“景、行業應用、政策扶持等問題,《3S新聞周刊》對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苗前軍進行了專訪,尋求行業專家對此的應對策略。
北斗商用給原有導航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苗前軍(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現在說北斗產業一定程度就是指中國所有的衛星導航產業。北斗對于導航產業的影響體現在“激活和引領”兩方面。首先,激活很多潛在的需求和應用。擴大產業延伸覆蓋,延長產業鏈。其次,目前整個導航產業形式并不樂觀,今年北斗作為導航定位領域的一面旗幟,2013年導航產業會有強勁的增長勢頭。
GPS在很多行業的應用沒有得到推廣,北斗商用后許多行業應用和需求被大范圍提及,背后有哪些原因?
苗前軍:GPS發展這些年,大家已經“審美疲勞”了,政府的支持、社會各個方面力量相對比較淡薄。北斗是具有我國自主產權的導航系統,其自身影響力能夠激發很多潛在方向,首先,北斗能夠在GPS不能發揮作用的地方去實現衛星導航定位的作用。比如在內陸湖泊、珊瑚地區等地。其次,國家高端政策在支持和推進北斗的產業計劃。第三,北斗的高精度導航能夠幫大家實現很多創意。最吸引人眼球的比如老人關愛,兒童關愛項目。
目前國家的扶持政策主要有哪些?相關企業希望獲得政府哪些方面的支持?
苗前軍:宏觀上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國家重大空間和信息化基礎設施,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北斗產業列入了國務院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科技部的《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發改委的《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專項》等,使北斗產業化提升到很高的高度。從微觀上看,企業最希望國家在界定行業準入的時候不要設太高的門檻,第二個希望國家整體的稅收保障上給扶持。第三個,各個部門之間的地盤的劃分要打破,市場機制統籌下不要給企業太多牽絆。
中國企業如何應對ICD公開帶來的競爭局勢?
苗前軍:應對國外企業的進入,第一,“打鐵還要自身硬”,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態勢下是阻擋不了競爭的,如果你的產品不行,只能認輸。第二,提高創新性。我們國內這些企業一定程度上創新能力是比較弱的。以芯片這個領域來說,設計的水平比其他的國際上先進發達的企業要落后很多。第三,對企業的發展方向要執著,或者企業要把目標當成自己的精神上最值得追求的事物,這方面與國外相比還是有距離的。
北斗距離普通大眾還有多遠?
苗前軍:首先,是導航儀,這也是與我們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原來導航是GPS,接下來的很快就會有北斗系統參與的導航儀。第二,今年消費類電子,智能手機終端也會安裝北斗芯片。北斗會成為日常生活的一個標配。第三,隨著物聯網、家聯網的普及應用之后,很多領域和北斗連接成為一個現實。最近一個企業在做一個項目,在餐廚垃圾桶上裝北斗定位,能夠全程監控保障大家食品安全。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