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導航系統就像一雙天眼,開啟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后,就好比為天眼戴上眼鏡,可以看得更遠更清晰。”3月22日,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湖北示范項目在武漢通過驗收,湖北在全國率先建成北斗“精準”衛星導航系統。
該項目由國家統一規劃建設,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和湖北省測繪局承擔實施。
什么是地基增強?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施闖舉例:人們對高精度導航的需求正在增長,開車時要分清車道,有時候導航容易導錯。怎樣達到米級甚至厘米級精度的定位導航?對應方案就是北斗地基增強系統。
據介紹,這一示范項目采用和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軟硬件產品,建成30個北斗連續運行基準站和控制系統及相應的精密定位服務系統,可通過地面基準站網的增強,實現北斗系統高精度導航定位服務能力,首次在專業應用領域實現厘米級精確定位,大眾應用領域實現米級精確導航。
孫家棟、寧津生、劉經南、楊元喜和李建成等五位院士領銜的專家組,評價該項目:“建立了國內首個省級北斗精密定位服務系統,為湖北省北斗應用推廣與產業化提供了基礎平臺,建議向社會推廣使用。”未來,湖北省測繪、氣象、交通運輸、航道、城市管理等部門,都將陸續享受到北斗服務。
專家認為,示范項目推出的技術性能,達到或優于全球領先水平。經測試,采用北斗三頻實時精密定位時,其平面和高程精度分別達到2厘米和5厘米;采用北斗單頻差分導航技術時,實時定位精度達1.5米。
據悉,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是開拓北斗精密定位應用的必備設施,是提高北斗系統服務能力和競爭力的必要手段。這一示范項目在全國各地普遍建設推廣后,可更好滿足北斗系統精密定位用戶和導航用戶的要求。
“該項目開啟了高精度應用的新時代。”劉經南介紹,北斗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靈敏度和定位速度等將大幅提高,其實力可與GPS抗衡。
湖北省副省長徐振生、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蔡蘭波、我校校長李曉紅等出席驗收會。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查看征稿詳細)